第四十四章 曾国藩创办湘勇 石凤奎兵败宁乡

    第四十四章 曾国藩创办湘勇 石凤奎兵败宁乡 (第2/3页)

    金大卫整冠理袍,对着曾国藩深深一揖:“卑职给曾大人道喜了!”曾国藩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同喜,同喜!”忙派人整治酒席,招待钦差。曾国荃、曾国华、曾国葆作陪。

    酒过三巡,金大卫道:“按正理,巡抚骆大人是应该来的。只因贼势猖狂,不敢离城,这才委卑职宣旨。请曾大人恕罪!”曾国藩又客气了几句。金大卫接着说:“抚台大人交代我,请您快些上任。不知大人何时动身?”曾国藩稍微想了想,说:“五日后准到省城。”“好,好。卑职回去给您准备公馆。”金大卫说罢,起身告辞。曾国藩一直把他送到门外,这才拱手告别。

    消息传开,本地的举人、秀才、绅士、名流、财阀、地主、同族的长者,俱都登门贺喜。曾府张灯结彩,宾客络绎不绝,喜气洋洋,好像过年那么热闹,曾国藩整整接待了一天。

    第二天,曾国藩命人在府门挂上“免客牌”,不管是谁,一律挡驾不见。然后把曾国荃、曾国华、曾国葆、曾国栋、曾国梁,还有他的父亲曾大公和他的长子曾继扬召在一起;又把他的得意弟子罗泽南、李续宾、李续宜找来,讲了一下他出山后的雄心壮志和打算。

    曾国藩先说了些感激皇恩、愿意为国效力的话,然后说:“我此次出山,实出迫不得已。皇上没有把我忘了,还抱着很大的期望,做臣子的只有替主分忧,竭尽全力了。不过,长毛子极难对付,光靠一两个人的才智是绝对办不到的,需要大家全力相助。一要不负圣恩,二要忠于职守。有智使智,无智出力。切不可因私废公,混水摸鱼。”

    曾国藩又说:“如今朝廷兵制,弊端甚多,此次帮办团练,拟采用‘兵为将有’之法,即由统领挑选营官,营官挑选哨长,直到什长挑选兵丁。所收兵勇,均需取保具结。严格控制,以防懈怠。”他略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连连打仗,处处用钱,朝廷财政枯竭,国家困难重重。为替皇上分优,我想自筹经费兴办练勇。一可兵权归己,他人无法节制;二可练成理想之兵,任我驱使。这样一来,既能战无不胜,尔等的雄心壮志亦不难酬矣!为此,除向本省商贾、巨绅集资之外,我还准备变卖家产充做军费。这件事就交给二弟国栋办吧!”

    曾大公闻听,心疼得要命,他哆哆嗦嗦地说道:“这怎么行?家业是祖宗留下来的,也是我一生用心血换来的。创业不易,守业更难。怎能给他们充军费呢?这图个什么?”

    罗泽南站起来,走到曾大公身边,笑着说:“老人家呀!我师父做得很对,这就叫上为其国,下为其家嘛!”曾太公一扑棱脑袋:“胡说!家都抖搂了,还叫什么‘下为其家’?”罗泽南道:“您老先沉住气,听我把这个理对您说说。长毛子杀人放火,什么都干。他们最恨财主,无论攻到什么地方,先拿富户开刀。见了有钱人就杀,还把财产分光、抢光、烧光。像这样的事情,到处可见。眼下长毛子就要打进湖南来了,先攻省城,后破州县。真要打到咱们湘乡来,您老的房产地业、万贯家财还能保得住吗?岂不白白便宜了他们!倒不如充做军饱,置办器械,打长毛子。将来把他们斩尽杀绝,天下太平了,咱们不是要什么有什么吗?”“唉!”曾太公长出了一口气,看看华丽的厅堂,摸摸红木雕花桌椅:“我真有点舍不得呀!”

    曾国荃有点不耐烦了,站起来说:“爹,你也太糊涂了!谁愿意这么干?还不是叫长毛子逼的!咱不打他,他就打咱们,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祖坟和性命都难保了,这点家业又算什么?”胖乎乎的曾国华道:“老九说得对。现在的世道,就得你争我斗,想太平也太平不了!您没看见种咱家地的那些穷鬼吗?连眼珠子都急红了,都盼长毛子快来,好分咱们的家业。他娘的,没那么便宜。老子把家产都卖了,买枪买炮,非把长毛子和穷鬼宰光不可!”曾太公不住地唉声叹气,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我老了,不中用了。儿大不由爷,你们看着办吧!”

    曾国藩把这件事情定下来之后,又对曾国茎说:“老九,你马上给安徽的李少荃写封信,请他速到长沙来一趟,就说我找他有机密大事商议。”李少荃就是大卖国贼李鸿章,后文有详细交代。

    书要简短。曾国藩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完毕,于一八五四年一月二十九日,率领家族、弟子和仆从一百多人,到长沙上任。

    湖南巡抚骆秉章和他的亲信幕僚以及长沙的文武百官、绅商巨贾、头面人物,都到接客厅迎接。曾国藩下马,换乘大轿进城。

    当日,骆秉章在花厅盛排筵宴,给曾国藩接风,并邀请各界首领作陪。曾国藩在宴会上大放厥词,张口发匪,闭口长毛,对太平军进行了恶毒攻击。鼓励在座的人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全力对付太平军。他还说朝廷兵制弊端很大,必须进行改革。接着把他创办湘军的打算说了一遍,众人颇为赞同。他趁热打铁,号召众人捐款集资,支持他创办湘军,保卫桑梓。

    一提出钱,众人就傻眼了,谁也不愿意出血。经过他软硬兼施,连卡带压,他们才不得不答应掏钱。这时,曾国栋也把家产处理完了,押着银子来到长沙。

    经骆秉章的安排,把原来长沙绿州学院改成曾国藩的官邸,在门上挂个“钦命兵部右侍郎督办湖南军务”的大牌子。卫队林立,刀枪耀目,人来车往,好不威风。

    曾国藩就职后,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招兵。别人招兵是重数量不重质量,不管老弱病残,有一个算一个,曾国藩要求得可比较严格,他常说:“将在谋而不在勇,兵不在多而在精。”他嘱咐总管招兵的曾国荃,所招兵勇,不论相貌、年龄、体质、技艺,都要符合他要求的条件,不许迁就。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招募了兵勇七千多人。曾国藩又亲自检查了一下,淘汰了一部分不合格的,选出精壮兵勇五千名,正式命名为湘军。紧接着,他又开始挑选良将。他说:“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带兵的人至为重要。”经过左宗棠、骆秉章等人的推荐,曾国藩亲自考核,最后确定褚汝航、夏銮、胡嘉恒、胡作霖、褚殿元、杨载福、彭玉林、邹汉章、龙献深、周凤山、塔齐布等十一人为湘军将领。

    曾国藩废除了满清制度的军制,而采用了明将戚继光的军制法,以营为制。把五千湘军分成十营,各委营官一人。

    营下辖五哨,每哨设哨官二名;哨下设十棚,每棚设棚头一名。层层节制,次序分明,使用起来,灵活机动,适于调遣。首领各负其责,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曾国藩自任湘军统帅,塔齐布为总指挥,曾国荃为总监军,罗泽南为总先锋,李续宾为十路接应使,李宜宾掌管军需。特聘左宗棠为帮办大臣,参与军机。

    曾国藩深知太平军的水营相当厉害,已控制了长江和沿岸各地。他决定创办一支精良水师,来对付太平军的水营。责成褚汝航为水师督办。设湘潭、衡阳两个造船厂,派专人购置洋枪洋炮。

    一八五四年二月二十三日,船厂建成,相继造成快蟹四十只,长龙五十只,大舢板一百五十只,拖船五只,铁甲指挥船一只。又购民船数百艘,改为兵船或辎重船。在船上都配备了西洋大炮和新式火炮。曾国藩的坐船“苍龙号”,更建造得非常坚固,里外都用铁甲包裹。船头配八千斤西洋重炮三门,船尾置六千斤西洋快炮三门。两舷各有快炮五门,还配备火箭炮一门,新式步枪二百支。拿当时的情况来说,能配置这种装备,已经是相当进步的了,真像一座水上堡垒。

    曾国藩又招水勇五千名,设水师五营,任命褚汝航、夏銮、胡嘉恒、胡作霖为水师总统。他还把湘军水营命名为“长江水师”。

    这时,湘军的水陆兵员已达到一万七千余人。曾国藩并不满足现状,一面不断扩军,一面加紧操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