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回 忠王执意攻上海 英法组织常胜军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七十二回 忠王执意攻上海 英法组织常胜军 (第1/3页)

    革命征途艰险,

    难以顺风扬帆。

    家贼垂死强挣扎,

    外鬼也来捣乱。

    天王洪秀全做了周密部署。第一步:命李秀成领本部人马攻取苏、常镇,限期一个月完成;第二步:从六月中旬开始,集中太平军绝大部分兵力,沿江而上,全力攻取武汉三镇,捣毁湘军老巢。

    五月十五日,忠王李秀成从天京出发,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清军。十九日克丹阳,二十六日克常州,三十日克无锡,六月二日克苏州,当晚又克江阴,十四日克嘉兴,十五日克昆山,十六日克太仓州,二十二日克嘉定,三十日克青浦,七月一日克松江。在不到五十天的时间里,太平军便攻占了现在长江以南——江苏省除上海以外——的大部分地区。清朝反动军队,几乎全部瓦解。各地的群众也纷纷组织起来,配合义军,打击散军游勇,协助捉拿汉奸和特务。

    李秀成每占一城,必举官造册,建立地方政权。五家举一伍长,二十五家举一两司马,一百家举一卒长,五百家举一旅帅,两千五百家举一师帅,一万二千五百家举一军帅。

    太平军每占一地,必劝老百姓共守太平天国条规。如:留长发,破除迷信。在城市奖励工商,在农村推广“天朝田亩制”,提倡耕者有其田。这一系列措施,深受群众欢迎,苏、常、杭、湖等地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李秀成驻兵苏州,再不想西征了。

    前文书说过,洪秀全限李秀成一个月,在攻取苏州、常州后,马上沿江而上,配合各路大军争夺武汉。实际上,李秀成却违反了这一决定,去搞单独行动了。洪秀全三令五申叫他班师,李秀成置之不理。天王大怒,连下了两道诏旨,责忠王曰:

    军法最无情,

    抗旨实难容。

    大局全不顾,

    任意欲孤行。

    限尔速班师,

    不准片刻停。

    倘若再违命,

    立斩云雪中。

    李秀成接旨后大惊,但又不甘心放弃自己的计划。他立刻给干王发了一封信,请求洪仁歼支持他的行动。信上说:

    窃思京都地临大江南北,原有金城汤池之固,然必铲除南方妖穴,方可永奠磐石之安。武昌虽重要,上海也必争之地也。余以为,先收上海,巩固南省,取万金购置火轮船,再溯江而上。船坚炮利,一战可定也。

    天王坚持西征,劳师糜饷,舍近而求远,令人费解,愿殿下开导之。

    有些人认为,李秀成抗旨不遵的目的,想攻克上海,建立他的苏、浙独立王国;也有人认为,李秀成存心与洪秀全闹分裂,大搞投降主义。众说纷坛,多方责难。究竟李秀成是不是搞投降、是不是闹分裂?说书人不敢妄加评议。总之,李秀成没按洪秀全的计划行事,这倒是真的。

    主持朝政的洪仁玕,是支持李秀成的。他同意先取上海,后取武汉。他接到李秀成的信后,一再说服洪秀全,才使李秀成安然过关。李秀成集结兵力,做好一切准备,要攻打上海。消息传出,上海被震动了。反动的地主官僚、土豪劣绅慌做一团,纷纷跑到英、美、法各国租界地去避难。当时,驻在上海的江苏布政使吴煦和上海道杨坊,一面飞奏北京,一面调兵守城。杨坊向吴煦建议说:“长毛势大,光靠清兵是守不住上海的。依卑职愚见,应说服英、美、法三国驻上海的总领事出兵,协助我军,共同对付长毛。”吴煦道:“洋人早已有言在先,他们严守中立,不介入中国内政,如何肯出兵?”杨坊笑道:“卑职与洋人多年往来,深知彼一向口不应心。洋人在华利益,以广州、上海为最。倘此城落入长毛之手,他们的利益将付诸东流。事关重大,利害相关,焉有不介入之理?”吴煦道:“前些天,英、美、法、俄四国曾在津门耀武,与咱们大清誓不两立。形势如此紧张,彼岂肯助我?”杨坊道:“津门是津门,上海是上海。尽管洋人对我不满,但对待长毛子的立场还是一致的,请大人不必多虑。”吴煦长吁了一口气,又说:“老兄见地极深,佩服,佩服。那么,就麻烦老兄,到各领事馆走一趟,向洋人陈述利弊,让他们赶快出兵。”“是,卑职这就去。”

    杨坊字启堂,浙江鄞县人。初在上海为外国洋行买办,后在洋径浜开设泰记商行,以贩卖鸦片发了横财,为四明公所董事。一八五三年九月,以刘丽川为首的小刀会占领上海,杨坊的利益受到惨重损失。他恨透了义军,投靠了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积极献策出谋。吉尔杭阿委他管理军需,又命他多次与美、英、法勾结,共同对付小刀会,后升同知,又升道员,加盐运使衔。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洋奴,又是反动透顶的官僚买办。

    杨坊坐上四人大轿,先拜访了各国领事。然后,又拜访了法国侵略军司令孟斗班。

    孟斗班在法国租界地的公馆接见了他。杨坊先送上八彩厚礼,之后,又给孟斗班行了半屈膝礼。孟斗班望着闪闪发光的金如意和珍贵的翡翠花瓶,笑着说:“杨大人驾到,又送给我这样有价值的礼品,看样子是有所求了。”“是,是,司令官先生圣明,圣明。”杨坊垂手侍立,好像臣子见君主那么规矩。孟斗班一向看不起中国人,对杨坊之流尤甚。他漫不经心地问道:“有什么事你就说吧!”“司令官先生,这次给您带来一件不愉快的消息,太平军要攻打上海了。”孟斗班冷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