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 曾国藩三留遗嘱 陈玉成受困遭难

    第七十四回 曾国藩三留遗嘱 陈玉成受困遭难 (第3/3页)

谋深算的曾国藩,得知英王被贬,真是欣喜若狂。他对众将说:“狗逆乃群贼入笼,狮之落水。纵有通天本领,也难施展矣!”他又说:“杀人要杀死,送人要到家。乘狗逆失势之际,当奋力除之,以绝后患。”曾国藩派多隆阿、李续宾,带兵三万围攻庐州。并限在二十天之内,活捉陈玉成。

    一场围攻、反围攻的激战开始了。清军以十倍的兵力和精良的枪炮占了优势,太平军损失惨重。庐州本不是大城,粮草有限。十几天的工夫,吃喝就断了。陈王成坐守孤城,陷入了绝境。

    这天晚上,他正坐在帅府发愁,亲兵向他禀报:“自称是寿州来的信使,有密事禀报。”“叫他进来。”一个二十多岁的信使见过玉成,把一封密信呈上。陈玉成拆信观瞧,上写:

    近闻英王被贬,全军哗然,无不为殿下鸣不平。

    自古忠良受掣,举不胜举,余深为感叹也。

    庐州弹丸小城,又被清妖所困,孤城独守,兵守大忌,非殿下久恋之地。望来寿州,合兵共筹,以图汁京,以英王盖世英雄,则豫皖不难定也。

    寿州兵多粮广,炮利枪精,五万貔貅,皆盼殿下统率,切望速来。则天国幸甚!

    奏王 苗霔林叩首

    陈玉成大喜,重赏信使。并且,立刻与众将商讨此事。谋士殷燮卿说:“苗需林反复无常,诚小人之尤者。依愚见,万不宜去。”谋士施昆之道:“卑职与苗是同乡,深知彼之为人。他曾多次与捻军作战,施用诈术,因而逐渐发迹,前些天又听说他与胜保勾搭连环,颇有不安分的迹象,请殿下切莫中他诡计。”大将许友林又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像苗需林这种人,是信不过的。”玉成仍犹豫不决。

    次日,陈玉成又聚众会商此事。他说:“看人总不能一成不变。目前,天国正在用人之时。且不可自相猜忌,因小而失大也。”众人又再三苦劝。陈玉成不悦道:“孤城独守,兵家大忌,这庐州是不能再守了。寿州兵多粮广,正盼我前去统率,公等何掣时之甚也?本藩自领兵以来,攻必取,战必胜。西征受挫,乃偶然也。此仇焉能不报?某虽虚心听信善言,此次尔等所言,则大拂吾意!”众将又劝。陈玉成大怒道:“我意已决,再言者斩!”众将无不默然。

    一八六二年五月十二日,陈玉成放弃庐州,率兵突围,与多隆阿部相遇。玉成横刀跃马,在前开路。苦战了三个时辰,终于杀开一条血路,投奔寿州去了。

    苗霔林听说玉成来了,喜不自胜,率兵出城三十里迎接。礼貌甚恭,还以在职英王那样尊敬。当晚,苗在帅府置盛宴,款待玉成和诸将。玉成道:“败兵之将,蒙奏王不弃。幸慰,幸慰!”苗霔林道:“殿下纵横环宇,所向无敌。偶有失算,不足怪也。他日宏图大展,何愁妖孽不平?”玉成大喜。席散,玉成及其家眷宿于苗需林寝室之中。

    三更天后,玉成还在矇眬之中,就听见了喊杀声,急忙披衣而起。可是,还没等穿上鞋子,突然房门大开,几十名彪形大汉闯进屋中,不容分说,将玉成捆了,陈玉成喝问道:“尔等这是何故?”门旁转出苗霔林的侄子苗运昌,冷笑着说:“殿下息怒!家叔已投靠了清朝,并答应拿你当进见礼,所以,才定下这条稳军之计。”

    玉成听罢,气得虎目圆睁,咬碎钢牙。大骂道:“呸!尔叔侄真是人中的败类,无赖!墙头一棵草,风吹两面倒。龙胜帮龙,虎胜帮虎,猪狗不如!”苗运昌道:“好汉不吃眼前亏,我看你还是老实一点儿好。胜大帅的脾气可是不饶人的,你岂不自讨苦吃。”玉成骂不绝口。苗运昌无法,只好命人把玉成的嘴堵住。

    一八六二年五月十六日,苗霔林亲自把陈玉成押送到河南延津胜保的大营之中。

    胜保,满洲镶白旗人,字克斋。曾任光禄寺卿、礼部恃郎等职。后弃文就武,被清廷派赴江南,任江北大营帮办军务大臣。后奉命尾追太平天国北伐军,任钦差大臣,在山东高唐州围攻李开芳军不下,被革职问罪。二年后又起用,以副都统衔帮办河南军务,奉命进攻捻军。一八六○年,在八里桥战役中受伤,得到咸丰帝的赏识。一八六一年,镇压鲁西北白莲教起义,同年又回京参预“祺祥政变”,得到西太后与奕的重用。一八六二年,再度南下与捻军作战,用重金和高官收买了苗霔林,并积极唆使苗活捉陈玉成。

    胜保是个极端残暴而又自私的家伙。他一贯狂傲自恃,目中无人。听说陈玉成被押来了,喜出望外,马上命人点鼓升帐。心里说:我倒要见识见识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

    如果觉得《百年风云》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