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六十二章 (第1/3页)

    对美国作战(摘自《失去了的世界帝国》)

    希特勒的失策

    十二月十一日,发生了最后的灾难。经过四天连历史本身都吓得不敢透气的踌躇以后,阿道夫·希特勒召集国会,对美国宣战了。

    弗兰克林·罗斯福在十二月八日向国会发表宣战演说时,连提也没提到德国。这是很有理由的!他的国家所掀起的汹涌澎湃的战斗热情,是百分之百地针对着“可耻”的日本。如同一向所做的那样,这个狡猾的总统连一英寸也不超过舆论的范围。

    在这焦灼不安的四天里,我们参谋本部的一些人认为,珍珠港的袭击对我们可能证明是战争的重大转折点。可以想象,美国会从欧洲整个地转过身去应付日本。罗斯福所制造的歇

    斯底里的战争压力,都会发泄到太平洋去,停止《租借法案》。这样我们终于会有了透口气的机会,把英国绞死,把苏联打倒,然后我们就可以按照我们自己的时间和方式对付美国。

    然而元首却受到日本的强大压力,要他“尊重”所谓三国公约。

    公约变成陷阱

    公约主要是宣传上的欺骗手段,象德国和意大利之间的《钢铁公约》①一样。日本在一九四○年加入了《钢铁公约》,

    因此这就变成了三国公约,从而产生了虚妄的世界闻名的“轴心国”。这是一句虚张声势的假话。意大利等于零。日本想借德国去吓唬美国人,而希特勒想借日本去吓唬美国人。这两个穷国用公约结合起来,希望使介于它们中间的一个富国瘫痪到不能动弹的地步。

    ①指一九三九年五月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签订的军事同盟。

    然而地球是圆的,在另一个方向还有另一个强大的国家介于它们中间——这就是苏联。这种情况有所不同。德国和俄国是由里宾特洛甫的互不侵犯条约联系着的,所以我国的外交家们在三国公约中列入一个条款:跟苏联的关系不受这个新条约的影响。

    我们对俄国开始作战的时候,日本人发现我们的这个条款是他们逃避义务的一个可喜借口。他们很有礼貌地引证这个条款,以及他们当时跟俄国签订的中立条约,不愿进攻俄国。他们说,一旦情况许可,他们会这样做的——这就是说,要等到德国打仗流血差不多了,胜利近在眼前的时候。但是珍珠港事件发生,世界的情况突然逆转过来;现在日本要求德国帮助它进攻美国了,尽管它以前没有帮助德国去进攻俄国。

    不言而喻的是,希特勒对日本人并没有什么亏欠。三国公约规定,缔约国的任何一方受到第三者的进攻的时候,有互相援助的义务。把珍珠港事件叫做美国对日本的“进攻”,即使在东方人的修辞中,也是牵强附会的语言。希特勒当然有权至少要求日本应该对苏联宣战,作为对等交换。日本这一行动的消息会使我们在俄国冰天雪地中作战的军队无限地提高士气。这样也就会使整个情况有所改变。

    但是希特勒从来没有提出这个要求。他让日本跟俄国继续保持中立,而他自己却把德国人民投入对美国的战争。随着这一个叫人迷惑不解的失策,元首把他的历史性的胜利和帝国的前途抛弃了。为什么?

    元首到柏林去宣战的时候,我本人正飞往莫斯科前线进行空中视察。十二月中旬,当我又在“狼穴”里见到他的时候,他把美国看作花花公子,毫不放在心上。有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我也在场,他把美国叫作一半犹太化一半黑人化的一个杂种民族,不可能进行重大战争。他得意洋洋地说,美国忙于应付日本,大概要被打败。它不可能还有机会干预欧洲的事情。这就是他说的话。但是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