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三十七章 (第1/3页)

    闯王出寨不远,看见刘宗敏、高一功和田见秀三个人站在一起商量什么事,亲兵们都离开几丈以外。他叫自己的亲兵在路边等候,下马走向他们问道:

    “有什么重要事儿?”

    高一功回答说:“各营粮饷上的事儿,我找他们两位商量一下,已经商量好了。”

    闯王说:“我也正要找你们。很好,就站在这里说说吧。”

    他将如何同牛金星商定下一步破洛阳杀福王的事和牛金星推荐宋献策为军师的事对他们都说了。他们知道闯王在前几天就有攻破洛阳的设想,所以听了这个决定并不奇怪,倒是十分高兴,只是对请宋献策做军师一事不曾料到。高一功问:

    “你已经答应了么?”

    闯王说:“我笑着点点头,没有明白说决断的话。既然启东在商洛山中已经同我谈过此人,现在又竭力推荐,想来此人必是有些本领。我已经命二虎前往汝州城外迎接去了。等来献策来到军中,同咱们见面之后,如是大体不差,就可以拜为军师。你们说,行么?”

    高一功说:“军师,这职位可是重要得很啊。像徐以显那样的人,只会帮张敬轩出歪点子,咱们万不能拜为军师。”

    闯王望着刘宗敏问:“捷轩,你说?”

    刘宗敏笑着说:“咱们听闯王决定,准没错儿。军师嘛,像诸葛亮那样的人自古以来也只有一个。如今的军师,只是帮助谋划谋划,既不指挥打仗,也不手握兵权,有什么大不了的?名义很高,实际是主帅身边的一个幕僚。他为人正派,出了好主意,咱们大家尊敬他;倘若是个饭桶,又出歪点子,就送点银子请他走路,或者不让他再居军师高位,在军中吃碗闲饭得啦。我想,既然是牛启东推荐的,准定不会太差。”

    闯王又问日见秀:“玉峰哥怎么说?”

    日见秀回答说:“咱们才到河南,事业方在草创,正是网罗人才的时候,不可求之过严。求之过严,人才就不来了。”

    刘宗敏见闯王微笑,忽然想起来一个故事,哈哈大笑,说:“对。玉峰哥说得对。闯王,等宋矮子来到军中,你看着办,只要他还有点真本事,对你有帮助,就拜他为军师吧。这也是对三教九流中有本事人物的一个号召嘛!”

    李自成感到满意,离开他们,上马往一个大的校场奔去。高一功向刘宗敏间:“捷轩,你为什么忽然大笑?”

    “我想起来在快来河南之前,闯王同咱们谈过到河南后要如何网罗长才的话,真是站得高,看得远!他谈了个千金买马骨的故事①,你们忘了?很有意思,不知他是不是从《东周列国志》那几本小说上看来的。刚才听了玉峰的话,我又想起来这个故事,所以忍不住大笑起来。不过,故事是故事,咱们可不能把宋献策比做马骨。此人必有些真本领,能够助闯王一臂之力。”

    ①千金买马骨——古代有一位国君想用一千两黄金买一匹千里马,三年没有买到。办事人员用五百两黄金替他买一具千里马的骨头回来。从此四方都知这位国君确实想买千里马,一年之内就送来了三匹。按这是春秋时代郭隗对燕昭公讲的故事。昭公卑躬厚礼招聘贤者,使燕国由弱变强。所谓“千金买马骨”,在原故事中实际是五百金。

    大家都曾经听闯王谈过这个千金买马骨的故事,于是都笑了。高一功说:“这位未献策一定有些真本事。牛启东很有学问,他不会随便推荐人来做军师。”

    牛金星本来想在床铺上矇眬一阵,但是靠在枕上以后,因想着刚才同闯王的谈话,心情兴奋,瞌睡跑了。他正在仰视屋梁,思绪飞腾,尚炯满脸堆笑地进来。金星赶快下床,拉着医生在火边坐下。医生说:

    “我刚才遇见闯王,他对你帮助他决定下一步用兵方略,十分高兴。我的事情很忙,顺便来看你一眼。”

    牛金星谦虚地说:“愚弟碌碌书生,谬承老兄推荐,竟蒙闯王青眼相待,虚心下问,愚弟自当竭智尽忠,以报万一。”

    医生说:“我跟随闯王数年,深知闯王深谋远虑,有过人之智,更善于采纳嘉言,从不自以为是。有时他自觉思虑未周,总是召集众将,叫大家各抒己见。他虚怀而听,择善而从。别人如有好的主意,纵然出自马夫小卒,他也听从。我曾说他:‘闯王,你惟其不自是,所以常是。’可是在大关节上,他也坚持自己主张,不稍让步。像闯王这样人物,尽管过去几年中屡经挫败,但确实有过人之处,确实了不起。遍观当今起义群雄,没有一个人能及得上他的。张敬轩比他矮了一头,像革、左之流的人物连他的十分之一也不如!”

    牛金星说:“自古成大事的英雄,必是如闯王这样有雄才伟略,虚怀若谷,从谏如流。汉高祖和唐太宗都是如此。”

    医生说:“牡丹虽好,还须绿叶扶持。自古创业英雄都必有谋臣辅佐。张良、陈平都能在要紧时候为刘邦出谋划策,决定大计。朱洪武创建大明,刘伯温实是不可少的谋臣,人们称他是诸葛孔明一流人物。但望启翁从此扬眉吐气,展舒人才,为闯王身边的良、平、伯温。”

    这几句话正说在牛金星的心坎里,不觉哈哈大笑,但笑后就在谦逊中含着自负地说:

    “愚弟何能与古人相提并论!”

    第二天中午过后,李自成的老营离开白土岗,穿越伏牛山的东部,向北进发。在离开白土岗之前,他已经同牛金星、刘宗敏、高一功、田见秀等一群重要将领商议,决定将“随闯王不纳粮”和“义军所至,三年免征”两句话写成揭帖,在大军所到之处普遍张贴。前一句话是李闯王一进入河南境内就提出的一个口号,后一句话是现在新添的口号。前者是号召百姓不再向明朝的官府纳粮,后者是说闯王自己免征钱粮,流传之后就简化为半句“三年免征”了。闯王早在三年前就提出过“剿兵安民”的口号,因目前中原官兵空虚,不再着重去提。另外还有“割富济贫”和“平买平卖”等话,都是李自成义军的一般口号,已经行之多年,不像人豫后新提出的两个口号在百姓中震动之大,传播之广。

    这两个新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李自成的革命事业开始了新的阶段,也标志着明末农民革命战争进人了新的阶段。这不是像“均贫富、等贵贱”那样空想的、在封建社会中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口号,只有理想的光辉,没有实践的意义。李自成的这两个新口号反映了深受钱粮杂派之苦的农民和有少量土地的中小地主的切身利益,又反过来争取他们转向革命,立刻产生了巨大影响。李自成人豫后还有均田的设想,但由于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和政权,没法实行,所以没有制定具体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