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2)

    第四十七章(2) (第2/3页)

o;

    李岩说:“当时许多人对常自裕的话半信半疑,即岩亦不敢全信,想着常自裕大概不脱言官习气,难免故意夸大其词。今日来到闯王军中,亲眼一看,方知所传不虚。”他向宋献策笑着说:“你我从前在开封都看过官军操练,也看过武乡试①,都如儿戏!”

    ①武乡试——武举考试。武进士考试称为“武会试”。

    献策说:“岂止武乡试?武会试何尝不是儿戏!崇祯七年武会试,马箭一场,竟然武举人不会骑马,使人牵着马缰奔跑,还有人离靶子只有一尺多远,拿着箭向 靶上一插,也算射中。反正应试举子都拿钱买通了监试官员,只瞒着崇祯耳目。他既不亲临考场,也不懂武将们如何打仗,自以为‘天纵英明’,却实际几百事如在 梦中。崇祯七年他亲笔点的武状元竟然在御街夸官时几乎从马上摔了下来,成为京城百姓的笑谈资料。”

    大家哈哈地大笑起来。李岩说:“所以明朝的有名武将,没听说有一个是武状元出身的。像刚才所见的骑兵操练,方有实际用处。”

    献策说:“兄今日所见者尚系小的操演。半月前举行过一次大的操演,步骑兵三万余人,附近二十里内伊然是一大战场,殊为壮观。操演之后,休息三天,才分遣将领率人马去攻取宜阳、永宁等县。”

    自成说:“以前高闯王很注重练兵,常于打仗行军之暇抓紧操练。我自己的老八队在操练这事上也很在意,但像今日这样不打仗,不东奔西跑,能够安心操练人 马的机会却不曾有过。如今你们几位来到军中,究应如何建立军制,如何练兵,都要仰仗诸位的宏猷硕划。自献策来后,我们的步、骑两军才操演过几种阵法,十分 需要。方才这骑兵操演,还是我们多年前传下来的一种操演,训练将士们奔袭敌人城寨。往年这个操演还携带轻便云梯,有些弟兄用云梯爬城,今日都省了。”

    李岩说:“方才全体骑兵闻鼓则进,闻锣则止,一部分弟兄下马爬城,他们的马匹立即有另外骑兵照管。如此整齐严密,虽极迅猛激烈而丝毫不乱,足见训练有素,名不虚传。”

    自成笑了起来,说:“如今咱们这些骑兵、步兵,实在都谈不上训练有素,十分之九都是我到河南后收的新兵。原来的老兵所剩无几。帅标营和中军营分的老兵 比较多一点,一千人中也不过几十个人,都提成大小头目。如今在咱们的精兵中,实际上身经百战的弟兄很少。所好的,河南百姓,受苦极深,甘心来投,都不怕 死,只要稍加训练,就会成为纪律严整的能战之师。”

    金星说:“朱明朝廷及其地方官府视百姓如仇敌,如俎上肉,正如古人所说的‘为丛驱雀,为渊驱鱼’。百姓来投闯王,如众水之归海。故百姓一到闯王旗下,稍加训练,即成精兵。”

    闯王说:“像刚才操演的骑兵,也只是才像个部伍样儿,还远远说不上精兵。”

    由于骑兵的演习停止,于是李岩忽然注意到正南方三里以外,隔着一座小山头和茂密松林,也传过来一阵阵喊杀声。他感到有点奇怪,问道:

    “这山那边怎么都是孩子的声音?”

    闯王回答说:“孩儿兵驻扎在小山南边,此刻尚未收操。”

    李岩问:“孩儿兵?”

    “他们的旗上绣的是童子军,不过大家都叫他们孩儿兵,叫惯了。我这次来河南之前,只剩下几十个孩子,近来人丁兴旺,差不多上千了。他们都是穷家小户的 孩子,有些给地主放牛放羊,有些是孤儿,有些是小叫化子,有些躺在路边快饿死了,被将士们收容来,还有些是本军将士的子弟。”

    李岩称赞说:“闯王如此培养子弟兵,可真是千古创举!”

    闯王说:“起初原没有想到搞什么新名堂,只是想把一些可怜的孩子收容一起,特别是有些阵亡将士的子弟,收容起来,编成一队,随军转移,免得他们冻死、 饿死,或是被官军乡兵杀死。后来收容的多了,才想到建立一营童子军。几年来他们也打了不少仗,危急时也真得了济。你已经认识了双喜、张鼐,他们原来也都是 孩儿兵。现在孩儿兵的总头目是小罗虎,还不到十七岁,不但武艺上过得去,还能够指挥千把孩子,井井有条。我像他那样年纪,只会同村中的孩子们打架玩儿,什 么也不懂。”他笑了笑,深有感情地说:“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战争里,会把普普通通的放牛娃儿、小叫化子,磨炼成有智有勇、能征善战的将军。”

    这时李岩又看见一处山坳里露出来许多草棚和军帐的顶子,并且传过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宋献策看见他正在向那边了望,对他说:

    “那边很长一条山沟,背风向阳,驻扎着铁匠坊、弓箭坊、盔甲坊、鞍帐坊、被服坊,又隔一条山沟是火药坊。今天没有工夫陪你去看了。日后,铣炮火器也要制造的,只是眼下一则找不到好的工匠,二则诸事草创,来不及样样着手,只能拣顶要紧事儿先办。”

    闯王接着说:“在商洛山中时候,原有铁匠营、弓箭营,人数都少,十分简单。如今统称匠作营,把原来的营改称为坊。匠作营设有正副管事头领,归老营总管 指挥。因目前新兵日增,刀、剑十分缺乏,所以今天铁匠坊的弟兄全不休息。”稍停一下,他望着大家说:“目前确实是诸事草创,有许多紧迫的大事都没有想到。 据你们三位看,在大的事情上,什么是当务之急?”

    经闯王一问,大家有片时沉默。李岩和宋献策都很尊重牛金星,不约而同地请金星“先抒宏论”。金星也确实有一个重要问题已经在心中盘算了几天,现在已经有了向闯王提出来的好机会。而且像这样重大问题,他认为最好是由他首先提出才好。于是他向闯王说:

    “寨上非细谈之地,请回到老营坐下谈话如何?”

    “好,好。走吧,我们回老营谈去。”

    于是闯王带着他们就从东南角下了寨墙,缓步往老营走去。

    这时,寨中处处大门上都已经贴好了红纸春联,也有的遵照古风,挂着桃符①。在这战乱频繁和灾荒遍地的年代里,李岩看见在李闯王老营驻扎的得胜寨竟有如此年节点缀,又看到平民小户都受到救济和无人逼债,能够安生过年,好像看见了意外奇迹,既党新鲜,又感慨万端。

    ①桃符——见本书第一卷第611页注释

    李自成带着李岩和牛、宋二人穿过二门,向西转人一个小小的偏院,来到三间小而精致的书房中。院里有堆垒简单的假山一座,腊梅二株。因为这里特别清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