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回 闹金殿八贤王力保忠良 查凶手赵德芳便服私访

    第065回 闹金殿八贤王力保忠良 查凶手赵德芳便服私访 (第2/3页)

重,他们异口同声,都说包大人处理不公,要求万岁处置白芸瑞。“这……”还没等皇帝仁宗表态,就见有一人,出班跪倒在地,“吾皇万岁,万万岁。臣有本上奏。”皇上闪目一看,此人头带嵌宝金冠,身披鹅黄色衮龙袍,腰束八宝金带,面如冠玉,花白须髯,一看此人是谁?正是八王千岁赵德芳,皇上的亲叔叔。这赵德芳一个人吃八个王子的俸禄:一天王,二地王,三才王,四喜王,五德王,六进王,七贤王,八大王。他一个人等于八个王子,这是受了太祖的皇封,代代世袭,见官大三级,国家二号天子,除了皇帝仁宗之外,就得属八王千岁。皇帝仁宗还非常孝顺,对这位王叔敬如太上皇。仁宗一看是王叔,赶紧欠身离坐:“皇叔免礼平身。”“臣谢恩。”早有太监搬过绣龙墩,八王千岁坐下,皇上满脸赔笑,“皇叔,有何本章,从速奏来。”“陛下,臣一时心血来潮,赶奔八宝金殿陪王伴驾,听说京都发生了一件血案,三国舅庞虎在新房被杀,那贼子还要调戏新娘,抢走财物。此人罪恶滔天,可杀而不可留。臣也盼早日完案,把凶手查明,以正国法。但我听说,太师告的是二品将军白芸瑞。”对此我十分关心,这才赶到八宝金殿要听一个原委。方才太师和李天祥所奏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包大人所奏,也不是没有原因。我想咱大宋朝以孝治天下,从来不冤枉一个好人,况且老白家是卫国忠良,对他的后人更不能马虎从事。包大人说,要从长计议,认真调查,这乃是维护国法之根本。而众位大臣不容,本参包拯,我认为有点过分了。臣斗胆启奏,臣同意包大人所说,望陛下裁决。”皇上一听,八王爷表态,公开站在包大人的立场上,这事该怎么办?是听庞吉这些人的?还是听皇叔的?毫无疑问,不能驳八王千岁的面子,仁宗立刻就表了态了:“皇叔所奏正合朕意,朕也有此想法,既然如此,就容期缓限,暂把白芸瑞羁押在开封府,此事交给包拯认真调查,也就是了。”八王闻听大喜,站起谢恩,回过头来看看包大人:“包拯,还不领旨谢恩?”包大人往上叩头:“臣遵旨,谢陛下,万万岁。”这一下可急坏了太师以及他的一党,老庞吉往前跪爬了半步:“哎哟!万岁,使不得,使不得呀!我儿死得冤枉,请陛下给我儿报仇啊!”那些奸臣还不起来。仁宗大怒,把龙案一拍:“庞吉你真是老不知好歹,张口给你儿报仇,闭口给你儿雪恨,难道朕就不着急吗?我现在正在干什么?这不告诉包拯认真调查此案吗,调查的目的还不是缉拿凶手给你儿报仇雪恨吗?你还在这儿胡说什么,还不给我退了下去!”老庞吉碰了一鼻子灰,没办法,站起来:“臣谢恩。”但是这庞吉心里不服气,眼珠一转想了个主意:“万岁,臣还有本上奏。”“讲!”“万岁,既然让包拯调查,也该有个期限,没有期限,凶手岂不逍遥法外?有道是迟则生变,凶手要是跑了不就没有报仇的机会了?请陛下限定一个日期才是。再说如果罪犯真是白芸瑞,那白芸瑞要跑了怎么办?这件事情,臣十分担心。”皇上一听,老庞吉说的也不是一点没有道理,今天驳了他的面子,就够他受的了,如果他提的这个要求,还不答复,显得有点过分,便说:“包拯!”“在!”“方才太师所奏也有道理。在调查此案的时候,假如白芸瑞跑了,唯你是问。”言下之意是白芸瑞要跑了,让你顶账。包大人明白,赶紧施礼,“臣记下。”“另外此案不能拖得日子太长,朕给你一月期限,这一月之内把案情调查清楚还则罢了,超过一月,你就不必调查了,白芸瑞就是罪犯,按律处置。”“臣遵旨。”老太师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总算这次上殿没有白来。且说皇帝仁宗问大家:“卿等还有何本章?”文武互相看看全都摇摇头。皇上一看,没事了,把龙袍一抖,这才退殿。文武百官目送皇上起驾走后,这才退下八宝金殿,纷纷回府。唯独八王千岁赵德芳,把包大人给留下了,君臣二人来到东朝房,八王千岁拉着包大人的手,推心置腹地问:“包爱卿,我且问你,你看白芸瑞到底是不是凶手?”包大人闻听一皱眉:“回千岁,现在还很难断定,我总以为,芸瑞不可能干这种事。”“这就好了。包大人,你看得很清楚,方才我奏上一本,实质就是在保你和白芸瑞,无形中我就成了保人,将来如果调查出来真是白芸瑞,我的名声扫地,因此,我非常关心此事,望包大人抓紧调查才是。”“千岁放心,臣一定尽心竭力去做。”“好!别忘了,随时随地派人给我送信儿,不然,我连觉都睡不好。”“臣记住了。”八王说完,起驾回安庆宫。

    包大人回到开封府,在府门外下轿,径直赶奔书房,稍坐片刻,吩咐一声:“请各位校尉。”时间不大,蒋平、展熊飞、房书安等人纷纷来到。大伙一看包大人的气色,就知道遇上不愉快的事儿了,蒋平斗着胆子躬身施礼:“请问相爷,万岁开殿所问何事?”“哼,还用问吗!太师庞吉把我给告了。”“是吗?告您什么?”“说我寻找借口,包庇白芸瑞。”“万岁怎么说?”“万岁圣明,给我一个月期限,调查此事,如果一个月之后,仍然找不出凶手,那白芸瑞就得掉头。”“啊!”众人听完了无不吃惊。展熊飞往前走了一步:“相爷,那您打算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呀,就得认真追查。你们下去之后把人分派分派,清查户口,捉拿可疑之人,千万在一月之内破获此案,不得有误。”“嗻,谨遵大人堂谕!”

    众人从书房退出来,回到校尉所,由蒋平和展昭主持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蒋平根据案情,下达了命令:一、寻找貌似白芸瑞的人,只要是白脸堂,二十左右岁,穿白挂素者,你们要留神注意;二、吩咐众人,化装改扮,到酒馆茶舍,庵观寺院,相国寺等热闹地方去调查情况。蒋平和展昭也没闲着,一人领着一拨,众人离开封就分散开了。这帮护尉不管是黑夜白天,还是晌午半夜,东跑西颠,认真调查,光嫌疑犯就抓了二十多人,结果经过审讯,一个都不是,只得把人家给放了。这案子真像大海摸针一样不容易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包大人越来越忧心,他一算计再过五天要是还调查不出结果来,白芸瑞的小命就保不住了。为此,他忧心忡忡,茶饭不香,每天背着手在书房来回转悠,随时随地都盼望有好消息,无奈,盼了一天又一天,都是毫无结果。

    除了包大人着急之外,人王千岁赵德芳也着急。八王千岁心说:包拯,你可不对,那天散朝,我在朝房里,亲自向你交待,要不断给我送信儿,怎么二十多天你也不派人给我送信儿呢?究竟案情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他实在忍不住了。就让安庆宫的一名总管,上开封府去打听此事。这位总管骑着马,一阵风来到开封府,见到包大人,把来意说明。包大人无可奈何,怕跟这总管说不清楚,不如当面向八王启奏。他问身旁的李才:“校尉所何人值班?”“奴才去看看。”李才出去时间不大就回来了:“回相爷,今天值班的是房书安房校尉。”“让他进来。”“是!”不一会儿,李才把房书安给领来了。细脖大头鬼,满身官服,挂着绿裤子腰刀,来到书房里,向包大人躬身施礼:“卑职参见相爷。”“书安,今天是你值班?其它校尉哪去了?”“奉大人堂谕,都分头调查凶犯去了。”“好,书安,我命你跟随李总管赶奔安庆宫,面见八王千岁,把连日来所调查的情况,奏明八王,不得有误。”“遵大人的堂谕,我什么时候去?”“现在就去吧。”“是!李总管,李公公,咱二人走吧。”这位太监带着房书安,就来到了安庆宫。太监先到里面送信儿,八王一听,开封府派来人了,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