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见

    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见 (第3/3页)

 “陛下怎么知道?”

    “感觉得出来,你举手投足还是常服的习惯,没有穿过官服的自然。”

    “回禀陛下,微臣在国子监没有什么公务,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书库里读书,实在没必要穿官服。”

    “有道理,朕在宫里也是喜欢穿常服,感觉很自在。”

    说到这,赵祯又从桌下取出一只盒子,把盒子打开,里面竟然是满满一盒绽放的棉铃,他微微笑道:“这是高昌国王去年进献给朕的礼物,朕一直不知,就放在内库中,这两天整理内库才发现它,这就是你说的棉花了,对吧!”

    “正是!这叫棉铃,里面有棉籽,外面白色绒毛是它的花,也就是微臣所说的,替代木绵和麻的最好纺织原料,亩产量很大,它能使天下百姓在冬天时都穿上暖和的棉袄,夜里盖上暖和的棉被。”

    范宁也是从贫苦中过来,很清楚贫穷人家的疾苦,有钱人家冬天可以穿兽皮,或者用绵来充填衣服被子,绵就是木绵花,产量比较低,只能官员或者大户人家使用。

    而贫寒人家在冬天只能靠多穿衣服御寒,晚上被子大多胡乱填些鸡鸭的毛,条件稍好一点,家里有一两张老羊皮,睡觉就能稍微暖和一点。

    但如果有了棉花,那整个大宋的纺织工业都会焕然一新,加上新式纺纱机器,大大提高纺织效率,使大宋经济得到一个很强力的支撑,就像英国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时,纺织工业带给社会的巨大变化。

    赵祯点点头,“朕打算做一个试验,先在北方种上几百亩看看,如果真有很好的效果,那就再大规模推广。”

    范宁连忙道:“陛下最好从高昌请来有经验的种植人,让他们传授种植方法。”

    “朕明白,已经派人去高昌了,过几个月就回来。”

    赵祯把盒子盖上,又笑道:“还有你上次说的东南流求大岛,朝廷已决定先设立澎湖县,隶属于泉州,然后澎湖县为中转,逐渐向流求移民,力争十年内将流求大岛并入我大宋州府。”

    “陛下圣明!”

    赵祯摇摇头,“每个朝代都在考虑开疆辟土,每个帝王都希望能建立丰功伟业,大宋和朕也不例外,大宋最大的期望就是能收复河西走廊,重新打通丝绸之路,重塑汉唐雄风,这也是朕的梦想。

    但西夏和辽国互为唇齿,战略上进行结盟,尤其辽国,利用西夏来牵制大宋,使大宋西进之路困难重重,也因此不得不发展海运,从海路打通和西方大食的贸易,这是大宋海上贸易发达的根本原因。

    自从上次你提到向海外开辟疆土,朕就一直在考虑此事,总想找个机会再与你聊一聊这个话题,你认为向海外开疆辟土,对朝廷而言,最关键点是什么?”

    范宁沉思良久道:“微臣认为,最关键之处有三点!”

    赵祯顿时有了兴趣,他又令人搬来一只绣墩,请范宁坐下,笑眯眯问道:“说说看,具体是哪三点?”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