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狭路相逢

    第五百九十一章 狭路相逢 (第2/3页)

,但实际上却是在暗中发展水军,掠夺大宋在海外的资源,尤其是鲲州和日本国的白银。

    但赵顼显然没有把自己的提醒放在心上,直到现在辽使出使日本,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没有阻止太后封自己参知政事,这里面多少有一点补偿的意思。

    从赵顼给自己的手谕,便能体会到他内心的焦急,不让自己进京,直接让自己率水军北上。

    不过范宁还想到了另一种可能,或许辽国暂时还没有攻打鲲州的想法,它派使者也可能是想像大宋一样,和日本建立官方贸易关系。

    辽国极有可能会出售给日本国大量的兵甲战马,换取日本的白银,这一点几乎毫无疑问,这是辽国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也是日本国最需要的,将来再联合日本攻打鲲州和秋田城,把日本国绑在它的身上,成为第二个西夏。

    范宁轻轻笑了起来,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有趣了,辽国用它最不擅长的一面来对付大宋,它把大宋强大的水军当做什么了?

    就不知道辽国在造船上投入了多少财富,自己把辽国的船厂和船队都摧毁后,它还有没有能力再继续造船了。

    天亮时,宋军的船队抵达了莱州,莱州也有大宋的一支水军,约四千人,数百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范宁随即接管了莱州水军。

    莱州的水军统领叫做苗顺利,是个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莱州渔民出身,他从小和父亲出海打渔,对渤海的情况早已了如指掌。

    大帐内,范宁铺开了一张大地图,这也是赵顼让宣旨官带来的,是朝廷收藏的,唐朝到五代时间辽东地区造船分布图。

    这份地图非常实用,造船必然是有传承的,辽国能在十年时间内造出三千石以上的大船,必然是继承了前朝的造船经验。

    范宁指着地图道:“中唐以后,辽东的造船主要有三个点,一个是卢龙所在的濡河口,这是最大的官营造船工场,第二个是辽口河附近,不过这两个造船点都已废弃了两百年以上,辽国占领燕京之时,燕京地区至少有七十年没有造过船,辽国为了防止汉人从海上逃回大宋,特地严禁造船出海,到现在差不多一百七十年了,燕京地区的汉人或许还有冶炼能力,但在造船方面肯定没有这方面的工匠了。”

    苗顺利接口道:“虽然大船从来没有看见,但这些年燕京地区的小渔船还是偶然会出现,我觉得可以去掳掠几艘燕京的渔船回来,他们应该知道辽国在渤海内的造船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