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二 土味装甲车

    三百一十二 土味装甲车 (第2/3页)

付屎一样烂的路况还得时刻提防着路边冲出来的鹿和野猪,基本上是一手握枪一手打方向盘...还有什么东西比皮卡更适合成为这个故事里的主角?

    重卡?不行,这种肥头大耳的东西怎么能体现出咱们大美利坚人民潇洒飘逸来去如风般的自由呢?加速起来比得了偏瘫的老奶奶还慢、刹车片刮擦起来的声音简直就像哮喘,西部牛仔开这个?你特么是邪教徒吗?

    SUV?蛤,这种傻了吧唧还娘里娘气的破东西只有加州那帮整天只会操**儿的基佬才会玩——懂我的意思吗?基—!佬—!真男人只会开着F150硬肛戈壁滩,娘炮才会开那种大屁股车慢悠悠地沿着洲际公路挪!

    西部人民对皮卡的执念已经上升到了病态的地步。

    他们的日常出行基本上就是两种选择:飞机和车。

    北美这一块会开飞机的人很多,每个农场都有那么一两架农用飞机,小飞机开着很方便,随飞随停,如果是水上机还用不着找跑道,停下来就能当船使。

    但飞机毕竟还是有局限性的,因此每家每户都必不可少的得备几辆车。

    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潮影响,直到战前美国中西部的民众都还很喜欢开肌肉车,而自从核动力轿车出现之后,野马、科迈罗、挑战者之类烧油的轿车就没了市场。但同样用V8发动机的皮卡车比如福特猛禽系列反而保存了下来。

    因为这玩意儿实在是太方便了。

    开肌肉车是为了追求速度与激情,这种大马力的东西能让人开出跑车的既视感,但核动力轿车面前肌肉车没什么不可替代性,皮卡反而因为其强大的适应性及多面手的功能性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直到战前还有的是大把的人在开。

    蓝礼中意这玩意儿,主要原因就是它的改造空间很足,尤其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稍微改装改装,它能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这种车型在优良的承载能力与灵活的机动性之中取得了平衡,最适合用来作为中短途的机动运输,武装皮卡不是土味中东佬的专利,在西部,山姆大叔们也这么搞。

    战前那几年整个西部因为受到阿拉斯加战场的影响局势十分之糜烂,不同于相对稳定的中部和根本照样过日子的东部,西部的许多个州在武装这方面的管控都非常疲软,华盛顿、蒙大拿这两个地方更是名存实亡,民间获取武装的途径多得是,那边的武器禁令本来就不严,75、76那几年更是彪得没边儿,别说老干妈人手一件了,就连多管榴弹发射器、单兵火箭筒这种玩意儿那都流行开了...

    这种情况下那边的局势跟几十年前被他们祸祸过的中东也没啥差别了,西部几大州几乎是全民皆兵,手头上的这些载具、住房啥的也都被他们给武装起来了,整个儿看着跟要打世界大战似的...

    话说这也确实要大战了,这正打着呢!

    皮卡车的货仓很适合改装,根据其型号、体积的差别,改造方案也很多,且多半都是没什么技术要求、轻易就能完成的那种。类似于丰田坦途这种规模的“半吨车”通常直接在车顶加装机枪就完事儿,是打.50的老干妈还是用7.62的M60都随意,有能耐架一挺M134上去也无所谓——反正这就是用来突突人的,重机枪又不是机炮,没那么多讲究,只要乐意备多少发弹都没问题,扣着扳机别撒手就完事儿了——这枪一架起来那不是跟装甲车似的想干谁干谁?

    ...嗯...你就当真的听...

    这种最简单的改造不过是让车子拥有一定的攻击性而已,充其量算是个机动火力点,实战能力不怎么样,蓝礼其实是不太喜欢的,总觉得这玩意儿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来自中东的骆驼尿味儿...

    邮差提供的支援比较杂,主要是十二辆战前入门款的f150和五辆内华达出产的枪版,除了那些从战前车库里刨出来、修修补补还能用的旧车以外,其他的都是生产线刚造好的试制型号。

    废土很需要载具,现在的北美比当年人口稀了不知多少倍,人口密度大于一的地方都少见,到处都是无人区,这种情况下邮差当然也想要既靠谱又能大批量生产的载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