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历史重演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十一章 历史重演 (第1/3页)

    武林好手在雁荡山勾心斗角的局势,随着时间的过去愈来愈白热化。然而就在弦满弩张的刹那,忽然沉默了下来,紧接着爆出一件惊天动地的新鲜消息——少林寺的和尚杀了武当的道士。 

    这个消息如一个惊天大雷震出,每个武林人物都知道另一场大战又要展开了。 

    他们谈论著,猜测着,武当掌教对这件事会如何处理? 

    昔年丹阳子为了门户之见,一怒之下亲登少林,仗着一身盖世神功,硬闯山门。这椿大闹少林的旧事至今仍是武林中津津乐道的往事,难道这一次丹阳子怒闯少林的故事又要重演么?” 

    少林寺院的凌晨穆静的空气中,传出了早课的钟声,千万僧人披着袈裟,在大殿中默然肃立。主持方丈无眉大师走到了殿前的香案前,他的面上透出无比的沉重之色。 

    无眉禅师缓缓地抖了抖袈裟,用一种低沉有力的声音道: 

    “众弟子,相信你们也都听闻心如在外面惹下的祸事,试想我少林弟子受我如来佛光沐浴,个个都是慈悲为怀。心如虽然不够老成,但岂会同伤人性命之事?这分明是有人从中陷害,但是……” 

    说到这里,无眉方丈停了一下,他红润的脸上泛出一种动人的光彩,只听他接着道: 

    “但是当此关头,错非咱们立刻能抓住陷我少林于不义的恶赋,否则连这句话都不能说出去,若是咱们没有证据,便是这般言语,只怕天下人都要以为咱们少林畏惧了武当道士。” 

    众僧面上表情不一,但仍然是一片肃静,无眉方丈拂了拂雪白的长髯,大声道: 

    “可恨武当丹阳老道性烈如火,这般摆明著有人从中挑拨的事,他却必然不会相信,看来……看来……” 

    老和尚面上露出一丝黯然之色,声音也低沉了下: 

    “看来那昔日的故事又要重演了。” 

    众僧面上都露出愤忿之色,无眉和尚挥了挥手道: 

    “从今日起,只怕随时随刻武当山的来客就会到达咱们庙前,老衲无德,只是……少林寺祖师传下的香火盛名全仗诸弟子全力维护了。” 

    无眉和尚面色凄然,说到这里,那昔日丹阳子大闹佛门的情景一幕幕又出现在他眼前,他不禁要为之喟然长叹。 

    少林寺规矩严谨,众弟子虽然满腹不平,可是在这作早课的时候,无一人喧哗,无眉大师向左边一个中年和尚道: 

    “七日前你大师伯的飞鸽传书确是说五日之内归山么?” 

    那中年和尚恭身答道: 

    “飞鸽传书是弟了亲手接到的,大师伯确是说五日之内必返少林。” 

    无眉和尚搓了搓手道: 

    “那么怎么至今仍不见他踪影?难道是路上出了什么不测之事?” 

    中年和尚道: 

    “启禀掌门恩师,大师伯一身奇功神出鬼没,他老人家一生行事总令人摸不出头绪。试想武当道人迁怒于我少林事,是何等重大消息,大师伯焉有不闻之理?只怕他老人家早已有所安排了,恩师只管宽心。” 

    无眉和尚内心如焚,表面上却不能显示出来,他强自吸了一口真气,把胸中起伏不定的思潮压制了下去,他点了点头道: 

    “你说的也有道理。” 

    这时,一个着大红僧袍的老和尚走了上来,向无眉方丈行过礼后,朗声道: 

    “那惹是生非的弟子心如,究竟是如何处置,尚请方丈示下。” 

    无眉和尚面色一沉,大声道: 

    “劣徒心如违犯师命,擅自在外惹是生非,自然要依规重办, 

    只是目下大敌当前,暂时将之押至白云戒室面壁思过,待后处 

    置,执法师弟你以为如何?” 

    原来那红袍老和尚乃是掌管少林寺规诫刑法的执法大师, 

    无眉和尚虽是主持方丈,但是对于执法事件,却不能不征求他的同意。 

    只见他双掌合什,朗声道:“谨遵方丈师兄之命。” 

    这时,忽然群僧中一片骚动,一个中年和尚从山门外走进来,这和尚满脸纠髯,若不是顶上一颗光头,倒像是人家门上划的钟进士。 

    一个小沙弥急急忙忙地上来大叫道: 

    “启禀方丈,髯大师到了。” 

    无眉和尚呼的一声从坛上站起身来,大步迎上前去,那纠髯和尚满面风地,显然是赶了极远的路程。 

    纠髯和尚到无眉大师面前,纳头便拜,无眉大师一把扶起,连声道: 

    “小师弟远程奔波,免了免了。” 

    纠髯和尚缓缓站起身来,双目牢牢注视着无眉方丈,虎目中闪烁着一片泪水,他喘口气低声道:“掌门师兄……” 

    无眉和尚的声音也有些发颤,他缓缓道: 

    “一别二十载,髯师弟英气如昔,做师兄的可就老迈不堪矣。” 

    纠髯和尚道: 

    “小弟接了掌门师兄的飞鸽传书,一直便往少林赶来,路上一刻也不敢耽搁,小弟倒要看看丹阳子老道究竟仗什么威势欺侮咱们?” 

    无眉禅师道: 

    “二十年来不通信息,髯师弟你那冰雪三式可练成了么?” 

    纠髯和尚道: 

    “说来惭愧,整整化了小弟二十年心血,才算勉强把那三式揣摹个大概,前辈祖师纵之才实非吾等凡人所能及……” 

    无眉禅师面露喜色,一把抓住纠髯和尚的手臂道: 

    “那么如此说来,师弟你是功德圆满了么?” 

    纠髯和尚道: 

    “小弟自觉虽然未必全对,也不致相去太远,不过这是小弟一人之见,等会儿还要求证于大师兄与掌门师兄……噫,大师兄呢?” 

    无眉和尚道: 

    “他每年总是要下山去玩一趟儿,至今仍未回来。” 

    原来这纠髯和尚乃是无眉和尚的小师弟,自幼聪明无比,虽然年纪小,功力却不在无眉和尚之下。他二十三岁那年远离少林,在秦岭百年冰封的莲采洞中苦修少林失传的冰雪三式,一去便是整整二十年,无眉禅师特地飞鸽传书把他召回,增加少林力量。 

    无眉禅师说到这里,便对大众道: 

    “从今日起,每日早课后,十八弟子便在内殿操演罗汉宝阵,不得有误。” 

    无眉和尚话声才完,那十八弟子中一个年纪最长的站起来道: 

    “禀告师尊,心如师弟在白云戒室面壁受罚,罗汉阵中“天尊”位缺,谁能补代?” 

    这一问,倒真把无眉和尚给问愣住了,只因这十八罗汉阵变化奇妙,有神鬼不测之威,真乃少林镇山之宝。 

    演练这阵法时,十八弟子都是少林寺中机尖尖的青年高手,其中尤以“天尊”这一位置,乃是全阵的灵魂,几乎每一代弟子中能担当“天尊”位置的。日后便成了少林的掌门人。 

    心如和尚天纵奇才,年方十七便担下了“天尊”重位,这是少林寺百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这“天尊”一缺,少林弟子中无论换了谁,也万难称职,是以弟子这一问,无眉和尚就愣住了。 

    心如虽是被寺中公认的第一传人,但是在这远别二十年的纠髯和尚耳中却是甚为陌生,他闻言问道: 

    “心如?……心如?小弟那似不记得有这一位弟子?” 

    无眉禅师道: 

    “髯师弟你离寺二十整年,自然不知道了,心如今年不过才十七岁哩……” 

    接着便把心如惹祸的经过全部说了一遍,纠髯和尚听说心如十七之龄便能担当“天尊”位置,想起自己二十三岁那年与大师兄这天尊位置,终于输给了大师兄,因此愤而远走秦岭,这些往事一幕一幕重现眼前,忍不住大声道: 

    “掌门师兄,此事分明有人从中作恶,如何能罚心如?” 

    无眉和尚道: 

    “心如违犯师命,擅自惹事,岂能不以规矩从事?” 

    纠髯和尚闻言心中一凛,暗想自己真是离寺太久,做野和尚做惯了,这乃是寺中刑责,怎样也轮不到他来非议呀?想到这里,胸中不禁百感丛生,默然不语。 

    无眉和尚沉思半天,转目望着执法的悟性大师,悟性大师会意,他想了想便上前道:“心如之事既已决定待后处理,何不准他每日三个时辰的练剑时间?” 

    无眉和尚便道: 

    “如此甚好,早课开始吧!” 

    霎时梵唱声起,烟香袅袅,好一片肃穆虔诚景象。 

    夜已来临,少林古刹在黑夜中更显得沉寂,与平日不同的是,打更的和尚全换上一批内家高手,轮流护卫着这佛门胜地。 

    白云戒室中空洞洞的,一盏昏黄的小灯发出豆大的火苗,一闪一烁,面对在这一闪一烁的微光中,可以看见心如小和尚正端端正正地跪在那里。 

    他的前面放着一本不太厚的佛经,不时传来他时读时辍的诵经之声。 

    终于,他诵经的声音完全停止了,只见他把那本经书轻轻往身边一抛,跪在那里了一个懒腰。 

    那本经他早就顺过来倒过去背得滚瓜烂熟了,他深呼吸了一口空气,转过头来望着黑漆漆的窗外。 

    藉着微弱的灯光,他沿着墙壁上挂着的一排少林祖师的画像一个一个看过去。 

    左边头一张是个又干又瘦的老和尚,身体倒像是一根枯竹竿儿,手中拿着一柄长剑,另一只手上捧着一本厚经。 

    心如摇了摇头,暗道: 

    “不晓得那个低手绘的,怎么一手拿剑,一手捧经,简直不通。” 

    第二张也是个又干又瘦的老和尚,左手还是断的,臂膀下一截袖子空荡荡的,那面目因在敲处,看不清楚,心如待要站起来猛一想不对,只好端起那盏小油灯往上一抛,那光芒随着这一抛,恰好照在老和尚的面目上,只见他瘦得两颊低凹,倒像是个骷髅。 

    心如摇了摇头,暗道: 

    “怎么咱们少林寺的祖师个个都这般又干又瘦,全身加来也没有多少肉?不好,不好,莫非是念经练武时间长了,便会变成那般模样?”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臂,白白胖胖的宛如婴儿,在灯光下好像羊脂一般,他不禁微微一笑。 

    第三张画的是个英俊神逸的和尚,那面目长得好比潘安再世,心如知道这便是第九代少林第一高手,大名鼎鼎的玉面如来方尘大师,心如暗道: 

    “是啦,要像这般模样的和尚,穿起僧衣来也标致。” 

    那画上画的正是玉面如来立在嵩山之巅,双掌震退崆峒十二剑手的情菜,心如想起前辈祖师的英雄神姿,不禁悠然神往。 

    最后他想到这位英俊的祖师终因与一俗家女子情孽难了,毅然逃到南海孤岛上,终了一生。心如不禁慨然长叹,他喃喃自语: 

    “从前师父们提起这段事来,总是吞吞吐吐,多加掩饰,其实我觉得这倒是十分可能的,方尘祖师武功好,人又俊,极易被别人倾慕的。便以我心如来说,这次下山,短短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所碰见的女孩子,都对我百般巴结,哎呀,不好,不好,莫非别人见我心如长得俊?……不好,心如呀心如,你千万要小心。” 

    他的思想终于回到现实,立刻他又是般无聊了,暗想道: 

    “只不过随手捉弄了几个小道土,想不到惹来了这场大祸。” 

    终于他又拾起那本经书来,无奈地打开,里面那些熟悉无比的字句如行云流水一般映入他的眼中。 

    这时,黑暗中,有一条人影如飞一般接近了少林寺。 

    暗夜里瞧不清楚这人的面目,但是从他左弯右绕的情形看来,他分明路径不熟,不是少林寺中的人。 

    那人伏在一块大石后面,眼看着两个巡更的和尚走去了,才猛一纵身,跃上了墙边的一棵大树。 

    他藉着黑暗,逐渐向寺院内伏行,说来这个夜行人也真好运气,只因此时少林僧人全神防范的只是武当山来的道士们,而以武当的威望,那必然是正大光明地直攻上来,是以众增所全神贯注防范的只是上山的大路,而这人偷偷摸摸地混上来,竟真让他混进了少林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