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阿拉灯照明有限公司

    第二十八章:阿拉灯照明有限公司 (第2/3页)

    陈丹青见小丫头没兴趣说话就又自己思考,怎么回家了。没有多久,两人都沉入了梦乡。

    这次回家因为不是春节高峰期,路上很畅通。一路顺风顺水就回到了家乡。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有吹进内地,家乡的风景依旧。到了家门口,门上却上了一把锁。沈丹青估计母亲出去干农活了。

    刚好有人过来看热闹,沈丹青看到她就问:“婶子,你好啊!身体还是这么棒。我妈妈去哪儿拉,你见过吗?”

    来人是隔壁邻居,是个中年妇女,最喜欢看热闹,见到沈家门前停了一辆小车,就走过来看。

    她听到沈丹青给她打招呼,就回答他说:“原来是青伢仔回来啦,我怕是哪个的车呢。你妈妈到田里去了。”

    “谢谢婶子,我们去找她回来,呆会儿到家里来坐啊”沈丹青一边说就边拉着小丫头去找他母亲去了。

    母亲见他们回来很意外又很高兴,就停下农活跟着他们回家了。

    沈丹青看到母亲在田里搞得一身脏,心里很难过。就对母亲说:“妈妈你以后就不要再做事了,你儿子赚了这么多钱你还要做事吗?就在家里享享清福吧!”

    彭迎春听了就不乐意了,就嗔怪的骂道:“臭小子,我不做事干什么?农村人不做事像什么话。还是个农村人吗?”

    彭迎春是一个传统的农村女人,一辈子做惯了事,你叫她不干活那还了得。虽然是儿子的一片孝心,知道心意就够了。

    沈丹青也知道一时改变不了母亲的主意,就想了一个办法。然后对母亲说:“妈妈,等爸爸学校放假了,你就和他去GD玩吧,GD现在搞改革开放,城市建得很漂亮,你肯定没有见过。你们还可以去香港玩玩。好吗?”

    彭迎春听到沈丹青的话,心里就像喝了蜜糖一样的甜。儿子长大了,能孝敬父母啦。于是满脸笑意的回答道:“你有这份孝心,妈妈就很高兴了,我一个农村人到了外面,路都不认识,话也听不懂。去干什么?我在家里自由自在,才不会出去受那份罪呢!”

    农村人的思想是很顽固保守的,由其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女人。对于做通母亲的工作,沈丹青已不抱什么希望了。

    父亲是晚上6点半才回到家,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了一次难得的团圆饭。小丫头乖巧的紧,一声声甜甜的爸爸妈妈,直叫得两位老人笑开了怀。

    第二天,村支书和村长又上门来了。相互客套地坐下后,沈丹青发来一轮烟

    ,书记就急切的问道:“沈老板,我们是无事不登三宝地。你去年过年所说的话,不知道还算数吗?”

    沈丹青天喝了一口茶,才慢条斯理地回答说:“我讲过的话当然算数,具体什么事我没法管,我只提几点要求。第一:公路要修水泥路,水泥路面要有6米宽,50公分厚,要有钢筋网。第二:以后公路两边不能建房子,我保证支路通到家门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