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第2/3页)

又问了他一会子家世和为人。第二天还是下雨,运涛走不了,贾老师也回不了城。他搬了个小炕桌来,放在炕上,脱鞋上炕。屋顶上吊着个小秫秸箔,他摸出笔墨纸张,放在桌上。两个人面对着面,盘上腿谈着,贾老师就在纸上写。运涛迫切要知道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农民才能过得下去。贾老师说:“那就必须把帝国主义打跑,把封建势力打倒。”又讲了一些革命的道理。运涛心上豁然亮了,点点头说:“就是,一点不错!”运涛听了贾老师谈话,心上象开了个窗,艳丽的太阳照进来了。

    贾老师说:“请你帮我做些事情吧!在乡村里,咱俩做个伴。”他在纸上写了几个项目,说:“比方说,捐税有多少种?具体到农民身上,他们要付出多少血汗?地租高的有多么高?低的有多么低?利息最高的几分?最低的几分?……嗯,能办得到吗?”又歪起头瞅着运涛,等他答复。

    运涛是个明白人,听到这刻上,看贾老师的行动作派,知道他不是个普通人。他听说大地方出了**,也听得说过**是“为咱穷人谋幸福的。”可是还没见过。今天,他思乎着有八成是遇上了,可也说不定。他心惊了一会子,脸上腼腼腆腆地热起来。笑了笑说:“掂对着办吧,巴不得我要来请教你。”他还想到,以后有个大事小情儿,打个官司什么的,城里有个熟人指点指点,那才好呢!

    贾老师说:“好嘛,你常来嘛!我就是喜欢你这样的人。常来谈谈,你们的生活啦,困难啦,有什么希望啦。我过去住在城市里,才来乡村里不久,什么都感到生疏。”停了一刻,他想了想,又说:“唔,咱们定下个关系吧;你在礼拜日下午,到我家来,你知道什么叫礼拜吗?就是星期日。七天,就是一个星期。今天正是星期日,再过六天,明儿格你就来。”他又歪起头瞅着运涛,等他表示态度。

    运涛是个聪明人,听到这里,心上一时焦灼,两手不由得摇动,心上颤得不行,他想:“我今天可找到光明了!”他笑了说:“哪,好多了,要是能得到你经常开导,说不定我就会明白起来。”

    贾老师说:“当然是!一个农民,他是爱劳动的,善良的,一经接触革命,就没有不聪明的。你知道什么叫革命吗?”

    运涛摇摇头,说:“不知道!”

    贾老师说:“就是封建势力、军阀政客们,不能推动社会前进,只能是社会的蟊贼。受苦的人们,工人和农民,就要起来打倒他们,自己起来解放自己。知道吗?”

    运涛听完这句话,心上更加豁亮起来。一时胸膛里发热,传到脸上,传到手上。他由不得心神豁亮,笑眯眯地说:“我得回去跟我爹商量商量。”一行说着,嘴唇和脸庞颤抖得不行,好象自己再也管不住它们。

    他这么一说,贾老师急起来,搓着手说:“好朋友!你自己知道就算了,可不能告诉别人!”停了一刻又说:“不过,要是有极可靠的人,也可以谈谈。”

    贾老师,是当时本县中国**的第一个县委书记。他的父亲是天津工厂的工人,他读了二年中学,也在工厂里作工。父亲介绍他入了党,成了**员。为了反对军阀混战,反对苛捐杂税被捕过,受过电刑。直到如今,说起话来嘴唇打颤,做起事来两手打着哆嗦。去年冬天,他才从监狱里出来,军阀们追捕得紧,在天津站不住脚,组织上派他回到家乡一带,来开辟工作。在高小学堂里当教员。

    运涛又在他家歇过一夜,第二天早晨,日出天晴,他背上小铺盖卷赶回家去。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和父亲母亲围着桌子吃着饭,他把这话儿说了。严志和用筷子夹了一根咸菜,搁进嘴里,吮着咸味,低下头半天不说一句话。涛他娘也不说什么。一家子吃着饭,沉默了老半天,严志和长叹了一声,说:“跟冯老兰打了三场官司,就教训到我骨头里去了。咱什么也别扑摸,低着脑袋过日子吧!”说了这句话,严志和老长时间不吭声。

    运涛说:“我看他不是平常的人……”

    严志和不等运涛说下去,又说:“咳!现下那有咱庄稼人的活路!你还要经心,别学了大贵,那霸道们歹毒多多了!”

    运涛看和他说不入套,实在无法谈下去,他心里想:“去找忠大伯吧,他走南闯北,知识开通。一定不和他一样!”他吃完了饭,把饭碗一推,踩着房后头那条小道,到锁井镇上,去找朱老忠。朱老忠吃完了饭,正坐在小门楼底下歇晌,运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