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隐居写《文心雕龙》的定林寺在哪里?

    刘勰隐居写《文心雕龙》的定林寺在哪里? (第2/3页)

的一生和定林寺关系密切,晚年他还圆寂于定林寺。江山也要文人捧,由于这个原因,山东莒县定林寺也以刘勰和《文心雕龙》的写作地而出了名。1962年,郭沫若还应邀就纪念刘勰和《文心雕龙》,为莒县定林寺写了“校经楼”匾额和“文心亭”三字。按,文心亭者,传称为刘勰藏《文心雕龙》处,“梁时刘勰作《文心雕龙》,欲得名山藏之,于小阆苑作石室。

    后人立为‘文心亭’设像供之。今昆山(山东日照西北二十里)有古佛寺,相传为文心亭故址“(清《日照县志。掇余》)。为此莒县有关部门还遵照郭沫若意见,在”象山树“岩石之上修建了文心亭。

    但是,多年以来,人们认为刘勰写《文心雕龙》的定林寺,并非是他家乡莒县的定林寺。早在唐人修撰《梁书》时,就指明莒县定林寺“非彦和(刘勰字)校经之定林也”。詹瑛《刘勰和文心雕龙》即持此说,诸家分撰的刘勰年谱也未见有在莒县活动迹象。王汝涛和刘心健等曾就田辰生“刘勰故居为莒县定林寺”说提出异议,“所谓定林寺,应该界定是建康钟山的定林寺,而非山东莒县定林寺”(《文史知识》1982年12期)。他们的理由是(一)

    刘勰是“东莞莒人”,只能说明他的祖籍;他的祖先四代生活在南朝,说明刘家早就南迁,刘勰只可能出生在南朝;而此处的“东莞莒县”,应是东晋时已设的侨地“南徐州东莞莒县”(今江苏镇江);(二)与刘勰关系最为密切的定林寺主持僧祐,是在“永明(南齐武帝年号)中,敕入吴”的,他把所获一布施“悉以治定林,建扩及修缮诸寺”,并“造立经藏,搜校卷轴”,可知僧祐所治之定林寺在吴而不在鲁。并引《重修莒志。古迹》:“考僧祐,梁之高僧,于武帝时居钟山之定林寺。彦和随其家族流寓江南,因往依之。

    与莒县浮来山之定林寺无涉“。(三)莒县当时在北魏控制区,身为南梁临川王记室参军的刘勰不可能赴敌国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