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谁是崇祯太子?

    究竟谁是崇祯太子? (第2/3页)

带回北京,之后不知所终,很可能也被清廷杀害。

    清初汪钝翁《尧峰文钞》中有《书张缙始未》一文,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顺治十六年六月,有一个男子戴缨笠、著汗裤,骑马经过河南柘城,与旅店主人发生纠纷,被当地居民扭住,从其囊中搜出一枚铜印,并将他送至县官处。此男子在县衙立而不跪,自云是明崇祯第四子朱慈英,母是周皇后,并说出他自当初离开宫中之后的生活经历。县官大惊,将他送至巡抚处,巡抚又将他送至北京,朝廷命兵部查勘,很快得结论说:此男子姓张名缙,浙江金华府人,假冒崇祯太子,应当处死。

    《清宗室王公传》记载,康熙十二年(1673年)冬,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反清的消息传到北京,京中有一个人自称是崇祯三太子朱慈璊纠集一帮党徒于京城内外举火作乱,但很快就被清政府擒获于鼓楼西街及灯市口等处。同时,又有一人自称是崇祯太子朱慈灿,在两广一带联络人员,欲招兵响应吴三桂。康熙十八年十二月,清安亲王岳乐在湖南新化县僧寺中将此朱慈灿擒获,械送京师。清廷将他与前所捕朱慈璊对质,二人并不相识,于是皆被凌迟处死。康熙十九年秋,又有一人自称是朱慈璊,在陕西煽动叛乱,被清军擒获于汉中三河口,也被械送京师,磔于市。

    据《东华录》记载,自康熙十二年以后清廷破获的谋反大案,许多次都有朱三太子牵连在内,这里不一一列举。除上两起外,再举出一次重要的大案是:康熙四十七年,浙江大岚山一带有人聚众谋反抗清,被镇压后,其首领张念一供出他们所拥戴的人物是朱三太子朱慈焕。于是清朝官员循迹缉捕,很快拿获了在山东汶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