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凤仙的身世和归宿如何?

    小凤仙的身世和归宿如何? (第2/2页)

装后去塘沽坐船赴沪。不料船到上海时,岸上军警林立,侦探上船搜查,于是蔡锷便不上岸,乘原船赴日本神户,而神户警察搜查也十分严密,只能再乘该船返沪,在其他人的帮助下,秘密买通船上的服务员,请他代购去香港的船票,这才辗转由香港到越南,最后抵达云南。(《蔡松坡先生事略》,载《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三册)雷飙是追随蔡锷多年的僚属,他的说法可信度较高。

    蔡锷病逝后,小凤仙的归宿又如何呢?天忏生等人谓,蔡锷去世后,小凤仙痛不欲生,留下一绝命书后饮鸩自毙。《民国通俗演义》即取材于此。但这全属虚构。

    当蔡锷遗体自日本运回,北京各界为他举行隆重追悼会时,小凤仙白马素车,亲临祭奠,并挂一联:“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北京晚报》前些年也曾发表过文章,说小凤仙直至解放后还在人间,隐姓埋名,同一个工人结了婚,居东北某地。当梅兰芳赴朝鲜慰问志愿军路过东北时,她还拜访了梅兰芳,并要梅为她保密,这都说明小凤仙并未因蔡锷的去世而自杀。流传很广的小凤仙的另一副挽联是:“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

    堪忧患余生,萍水因缘成一梦;几年北地燕支,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这副挽联文情俱佳,对仗工整,显然非小凤仙的文化素养所能属,而系文人代笔。它的作者有人说是易顺鼎,有人说是樊增祥,也有人说是杨云史。易、樊、杨三人均为当时擅长诗文的名士。还有人说这出自前清翰林朱文劭的手笔,也有人认为这是易宗夔寄居北京时应友人邀,代小凤仙作的,以后收入他所著的《新世说。伤逝篇》中。无论此联出自何人手笔,都较适当地表明了小凤仙与蔡锷各自的身份及其因缘,它因这段传奇而产生,也因这段传奇而为后人广为传颂。

    (马自毅)

    如果觉得《千古之谜》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