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娶丑女为妻?

    诸葛亮为什么要娶丑女为妻? (第2/3页)

,是对诸葛亮起了更大的作用的。

    诸葛亮家境清寒,没有显赫的门第,自幼丧父,少年时代过着流离转徙的生活,吃够军阀混战的苦头,深受强宗豪族的压制。父亲去世后,诸葛亮便跟着在南昌做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生活。14岁时,叔父因官被夺,遂投靠了刘表;没几年叔父死了,他从此没了依靠,时年17岁,就在襄阳城西20里的隆中定居。他虽然住在乡下,却并非碌碌无为之少年,他不想无声无息地隐居一辈子,却时刻关心着国家的盛衰,有着出将入相的抱负,怀着取威定霸的雄心,他立志要登上政治舞台而建功立业。为了达到这一政治目的,诸葛亮突破重重困难,积极展开了一系列活动。

    诸葛亮主要做了两件大事。首先,他除了“躬耕陇田”借以维持生活外,还博览群书,广泛结交朋友,选择荆州为晋身之地,插入荆州地主集团中去。当时中原战乱,江东纷争,而荆州却可趋身避乱,所以中原许多人到此,有利于年轻的诸葛亮广交朋友,砥砺志气。诸葛亮隐居的南阳郡是当年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的发祥地,在这里居住就有居帝乡思帝业之感。另外,荆州上通已蜀,下达江东,政治地位、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由此看来,诸葛亮隐卧荆州是有一番考虑的。其次是对人的选择。诸葛亮从小受食君禄,报效皇恩的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隆中时又系统地学习了经史子集,逐渐形成了他一整套忠君报国的政治主张。他视“曹操是国贼,孙权为窃命”,不愿出山事之,却尽全力来发展同荆州地主集团的关系,以等待时机。由于诸葛亮态度恭敬,才识过人,便很得荆州地主集团头面人物庞德公、黄承彦等人的赏识。

    这种政治上的考虑无疑会影响到诸葛亮的婚姻大事,甚至还牵涉到了家人的婚事。为此,他在家庭婚姻方面,做了三件事:第一,他把姐姐嫁给了荆州地主集团中在襄旧地区颇有名望的首领人物庞德公的儿子,庞德公对其赏识备至,称他为“卧龙”,从此,就在荆州站稳了脚跟,第二,诸葛亮为弟弟均礼聘荆州地主集团中在南阳地区数得着的人物林氏之女为妻。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自己择妇结亲,当然要服从既留荆州、又能结交望族这一政治目的,这也就是诸葛亮在荆州而不到其他地方去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