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作者是王之涣吗?

    《登鹳雀楼》作者是王之涣吗? (第2/3页)

100 年后,著名的北宋大科学家沈括撰就《梦溪笔谈》。其中第十五卷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文奂、畅诸三篇能状其景,……王文奂诗曰:‘白日依山尽……’”李益,大历进士,生于唐天宝七年,卒于唐宝历三年左右,与贾岛、韩愈同时。王文奂为谁,沈括不记,今亦无从考究。彼时彭乘《墨客挥犀》和李颀《古今诗话》所录,亦与《梦溪笔谈》同。《古今诗话》,有的版本作“王文奥”(见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奥疑为“灸”之误。可以想见,彼时鹤雀楼上题有王文矣的诗,是实实在在之事。司马光在《司马温公诗话》中说:“唐之中叶,文章特盛,其姓名漂没,不传于世者甚众,如河中府鹤雀楼王文美、畅诸二诗……。”(美,似为矣之误)。倘依司马温公之说,在鹳雀楼上题诗的王文奂,因文名不昌而为时光漂没,其诗作也被改记在王之涣名下,至使后人以讹传讹。这样,《登》的作者,不是王之涣,而是王文奂。

    然而,现存最早的唐诗选本《国秀集》却另持异说。《国秀集》,太学生芮挺章于天宝三年编选,凡三卷,录有自唐玄宗开元以来至天宝三年的30多年间优秀诗作218 首,皆芮挺章同时诗人之作。此书卷下选有王之涣三篇:《凉州词》二,《宴词》一。独无《登》诗。而该诗却以《登楼》为题,列在处士朱斌名下。芮挺章身为国子生,选同时人之诗,且王之涣又非无名之辈,芮当不至于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晚唐、宋初,《国秀集》曾一度浸藏,不为世人所知。北宋元祐三年,龙溪曾彦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