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记》作者是否高则诚?

    《琵琶记》作者是否高则诚? (第2/3页)

事。他一生大约做了10年元朝的官吏,以后为避兵乱,隐居在宁波城东的栎社,他的《琵琶记》就是在此时完成的。

    高则诚一生中有三个重要的社会关系,与他写作《琵琶记》有关。他的教师是元代大儒黄溍据说曾鼓励他写《琵琶记》。高则诚在江浙行省时,最接近的人物是他的上司——参知政事苏天爵。明朝开国功臣刘基、宋濂是他的好友、同学。1368年,朱元璋曾召请高则诚到南京修《元史》,但高则诚由于老病,辞职回乡,不久就死于宁波。

    另一种意见认为,高则诚的生存年代约在14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之间,即在元代中叶以至明初。《琵琶记》的写作年代已无法详考,但可以确定是在方国珍起义之后。方国珍最初起义是在至正八年(1348年),而其攻占温州,是在至正十年(1350年),因此,《琵琶记》的写作至早当在至正八年以后。他一共写了几年不得而知,但朱元璋之所以召致他,是因为欣赏他的《琵琶记》。可见,《琵琶记》脱稿至迟当在洪武元年(1368年)以前。

    由此推知高则诚写《琵琶记》是在元末。《琵琶记》中反映了阶级矛盾,例如在大饥荒年代中,一方面饿死人,另一方面也有人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这些场景反映了高则诚的亲身经历。

    近年来,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琵琶记》作者是高则诚的问题提出质疑。其根据是,早在元代中叶以前,《琵琶记》一剧就已流行,其作者并不是高则诚。具体理由为:其一,《元谱》所辑《琵琶记》一剧并非高则诚所作,《元谱》已佚失,但从一些文献中还可以了解到该剧的基本情节

    是:蔡伯喈独占鳌头后,弃亲背妇,马踹赵五娘,后为暴雷击死。而《元谱》所辑《琵琶记》剧曲词中没有这些情节,并且摆脱了赵五娘为主线的结构。《琵琶记》的曲词基本上吻合于明清流行的通行本,唯一可能是风靡于明清剧坛的《琵琶记》剧的祖本,在元代中叶已经盛行,它就是《元谱》所辑的《琵琶记》剧,其作者并非高则诚。

    其二,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