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通词乐吗?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苏轼通词乐吗? (第1/3页)

    苏拭的诗、词、散文,在北宋作家中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体现着他独特的个性风貌。他的散文腾挪变化,不拘一格,形成他的“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散文风格,在唐宋八大散文作家中,他超越王安石、曾巩和自己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而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韩柳欧苏”。他的诗歌具有无所不包的丰富内容,不仅随意挥写,自由奔放,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而且他的“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创作特色,也影响了有宋一代的诗风。他对词的发展贡献更大,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轼多才多艺,他在绘画、书法上也成就辉煌,在我国绘画、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席位。

    苏轼在文学艺术领域的诗、词、散文、绘画、书法诸方面都极有造诣,雄踞一代,那么,他的音乐才能怎么样呢?苏轼晓不晓音律,会不会歌唱,却是自北宋以来一直争议的问题。由于北宋的词是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歌词,所以,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实际上是围绕着苏轼是否通词乐这一问题进行的。早在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对苏轼词是否谐音律,就说过很有意思的一段话:“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他这些话,既以“人谓多不谐律”道出了北宋人对苏词不合音乐的看法,却又以“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为苏词不合乐辩护。晁补之的话载《能改斋漫录》卷十六,此外赵德麟《侯鲭录》卷八也有类似的记载,但认为是黄庭坚说的。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她的词论中批评苏轼的词“不协音律”,《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引她的话说:“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