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选》是在镇江编成的吗?

    《昭明文选》是在镇江编成的吗? (第2/3页)

  《文选》集前人文学著作之大成,被后人者推崇为学习文学的必读之书。杜甫教育他的儿子要“熟精《文选》理”,(《宗武生日》)宋人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谚语。研究《文选》在初唐成为一门专门学问。李善注《文选》更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而五臣注《文选》又成为与李注《文选》同行于世的名著,后人又将李善与五臣的注本合为“六臣注”本。这些注本以及后来的研究专著,对于《文选》在何地编成却几乎未提,因此,后人常常以《南史》有萧统“出宫二十余年”句,说他在招隐山编成《文选》。

    游国恩认为,《文选》是萧统居京都东宫时编成的。他在《中国文学史。锺嵘诗及萧统文选》一节中专门指出,萧统不仅在东宫时延集文人们共同编订《文选》,而且在《文选》中倾注了自己对文学的看法。他主张文质并重,认为文章应该“丽而不浮,典而不野”(《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他曾经为陶渊明作传和编集,可见他的观点和萧纲等人的形式主义观点并不一致。他在《文选序》里谈到他选文的标准;认为经史诸子等都以立意纪事为本,不属于词章之作;只有符合“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的标准的文章,才能入选,这也就是说只有善用典故成语,善用形容比喻,辞采精巧华丽的文章,才合乎他的标准。可见他编《文选》正是企图用南朝文笔之辨的理论来划分文学与非文学界限。这是一个很有积极意义的尝试。

    近人分析游先生的观点时认为:梁武帝萧衍在中兴元年(501 年)带兵攻入建康,灭齐建梁,这一年萧统出生。萧衍提倡儒学,制礼作乐,恢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