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生在哪里?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孙悟空生在哪里? (第1/2页)

    泉州开元寺内有两座南宋时建造的石塔,东边的叫镇国塔,西边的叫仁寿塔。在西塔的第四层上有一方猴头人身的浮雕,它头戴金箍,身穿直裰,足登罗汉鞋,项挂大佛珠,手执鬼头刀,腰悬孔雀王咒和药葫芦,在它的右上方还刻着“猴行者”三字,这是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猴行者所作的一种造像,泉州人习惯地把它叫作孙悟空。由于《西游记》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所以长期来也没有人对这方浮雕给予特别的注意。但是,没想到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中野美代子却对它十分重视。中野教授对中国文学深有研究,1980年她的研究专著《孙悟空的诞生》在日本出版。其中一章选引了60年前德国人艾克《刺桐双塔》里猴行者的照片和资料。1983年7 月,中野教授应厦门大学邀情,举行学术报告,题为《〈西游记〉和福建——孙悟空生在福建》,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中野教授提出孙悟空生在福建的观点,最重要的依据就是泉州西塔上有猴行者的浮雕。同时她又援引了:一、唐人笔记小说《补江总白猿传》里梁欧阳纥平南至福建长乐,他的妻子被白猿精攫去的故事。二、明人洪梗《陈巡检梅岭失妻记》里广东南雄沙角镇巡检陈辛之妻,在福建附近的梅岭,也被一只猢狲精攫去的故事。三、南宋福建莆田人刘克庄《释老六言十首》中有“取经烦猴行者”诗句。四、南宋鄱阳人张世南《游宦纪闻》记福建永福人张圣者有“苦海波中猴行者”偈句。此外,中野教授还强调,孙悟空那种一个斤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的广大神通,是受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神猴哈奴曼的影响,因为哈奴曼能从印度一跃而至楞伽(今斯里兰卡)岛。中野教授的根据也是泉州遗存的宋元时期印度教寺庙的建筑构件,其中一块就雕刻着长尾巴的猴子——哈奴曼。

    关于孙悟空这个形象受哈奴曼影响之说,早在1923年胡适在《西游记考证》里就持这种观点,他从钢和泰博士那里知道在印度最古老的纪事诗《拉摩传》里有一个哈奴曼,就认为“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外国货。但是查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直到近年季羡林教授翻译《罗摩衍那》的长时期内,还没有《罗摩衍那》的汉文译本,那么明人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受哈奴曼的影响又从何说起?中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