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出自王羲之之手吗?

    《兰亭序》出自王羲之之手吗? (第2/3页)

汪中本定武兰亭》的同时干脆否定了《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首先他认为《兰亭序》的文章就是伪作的,理由是《世说新语》中刘孝标注引王羲之此文不叫《兰亭序》而称作《临河序》,且定武本《兰亭序》比《临河序》在“夫人之相与”以下“多无数字,是隋唐间人知晋人喜述老庄而妄增之”。李还从文字字体上论述《兰亭序帖》是后人伪造:“……故世无右军之书则己,苟或有之,必其与《爨宝子》、《爨龙颜》相近而后可。以东晋前书,与汉魏隶书相似。时代为之,不得作梁陈以后体也。然则《定武》虽佳,盖足以与昭陵诸碑伯仲而已,隋唐间之佳书,不必右军笔也。”李文田便成为公开否定《兰亭序》出自王羲之之手的“第一人”。

    从此,关于《兰亭序》的争论就正式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延续了下来。1965年,郭沫若根据在南京附近出土的东晋《王兴之夫妇墓志》、《谢鲲墓志》等文物,重提《兰亭序》为伪作,在这年的《文物》杂志上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的文章。他论定了“《兰亭序》不仅从书法上来讲有问题,就是从文章上来讲也有问题。“斩钉截铁地断定这篇文章”根本就是伪托的,墨迹就不用说也是假的了。“并进而推断它是陈僧智永所书。这样,《兰亭序》不仅字不是王羲之写的,连文章也不是他作的了。郭文发表以后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他们的主要论据一是序文前后格调不一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以后一段文字与羲之惯常思想不符,“悲得太没有道理”,“更不符合王羲之的性格”,认为“《兰亭序》是在《临河序》的基础上加以删改、移易、扩大而成的。”1972年第8 期的《文物》杂志上,又发表了郭沫若《新疆出土的写本〈三国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