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西塞山”?

    何处“西塞山”? (第2/3页)

临抒怀、吟诗作赋,除刘禹锡外,唐代李白、韦应物、皮日休、罗隐,宋代王周,明代王一翥、吴国伦,清代邓汉仪、胡茂祖等都曾以西塞为题,留下名篇。唐代诗人张志和也是众多文人游客之一,并写下了知名作《渔歌子》。

    张志和(约730 —约810 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年十六举明经。肃宗时侍诏翰林,后隐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善歌词,能书画、击鼓、吹笛”(《辞海》)。《渔歌子》词与他大多数写闲散生活的作品一样,系季节景物描写之作。早春江上,清气氤氲;四野空蒙、老翁垂钓……这些恰与黄石道士矶一带高度吻合。

    关于张志和是在黄石西塞山写下《渔歌子》词的问题,南宋诗人陆游所著《入蜀记》中有一段记载。陆游自家乡山阴乘船经大运河入长江,到达蜀地夔州。在途经湖北大冶(今黄石市)的时候,其中说:“晚过道士矶,石壁数百尺,色正肯,了无窍穴。而竹树迸根,交络其上,苍翠可爱。自过小孤,临江峰嶂无出其石。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飞’者。”玄真子是张志和所著书名,后来他自己就以此为号。《渔父辞》是《渔歌子》的别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在解释西塞山名称由来时说:“(黄石)山连径江侧,东山偏高,谓之西塞山。”陆游认为,自过江西彭泽小孤山以来,沿江的山峰没有比道土矶更壮观的了。唐宋诗中,也多有描写此矶的名子,如李白《送二季之江东》:“西塞当中路”,韦应物有《西塞山》诗:“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岚横秋塞雄,地束江流满”;张耒也有“不泊艰危道士矶”与“危矶插江生”之句。事实上,这里的道士矶还建有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