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回马岭孰以回马?

    泰山回马岭孰以回马? (第2/3页)

:“上必降替徒步,至回马岭。”而且早在唐朝由道士郭行真立于岱庙的《唐岱岳观造像记碑》中就有“回马岭”之名:“山人王昌宇大历十四年二月二十七日登泰山时,真君道士卜皓然、万岁道士郭紫微各携茶果徂候于回马岭。”可见,“回马岭”之名并非始于宋真宗赵恒封禅泰山之时。

    唐玄宗李隆基回马说。明萧协中著《泰山小史》(1932年版)和1986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泰山导游》认为,“回马岭”之名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 年)骑马登封泰山时,至此山势高峻陡拔,马不能上而得名。据唐郑棨著《开天传信记》载,唐玄宗登封泰山,“从益州进白骡至,洁郎丰润,权奇伟异,上遂亲乘之,柔习安便,不知登降之劳也”。随唐玄宗李隆基一起封禅泰山的中书令张说在记述这次封禅大典的《封祀坛颂碑》中记载:“皇帝御六龙,陟万仞,独与一二元老执事之人,出天门,临日观……”。《旧唐书。礼仪三》中也有“玄宗御马而登”的记载。李白和唐玄宗李隆基是同时代的人,他的《泰山吟》六首流传很广,其中一首描绘唐玄宗李隆基骑马封禅泰山的情景:“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由此可见,唐玄宗李隆基骑马登封泰山是确信无疑的。但认为“回马岭”之名源出唐玄宗登泰山又有牵强之嫌。

    汉光武帝刘秀回马说。1984年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泰山游览》和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东岳泰山》认为,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登封泰山时,在此回马,遗名“回马岭”。清末著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