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溪运河是伍子胥开凿的吗?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胥溪运河是伍子胥开凿的吗? (第1/3页)

    胥溪运河,一名伍堰河,又名中河,位于江苏高淳、溧阳之间,西边中固城、石臼、丹阳诸湖在安徽芜湖市通于长江,东接荆溪至江苏宜兴入于太湖。胥溪运河对于苏皖二省之间的航运和该地区的农田水利有着重大作用,在我国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于胥溪运河是怎样形成的,历来就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胥溪运河即《禹贡》三江之一的中江。首先提出这种说法的是《汉书。地理志》丹阳郡芜湖下所谓“中江出西南,东至阳羡入海”。《水经。禹贡山川泽地所在》亦云:“中江在丹阳芜湖县西南,东至会稽阳羡县入于海。”汉魏芜湖县在今芜湖市东,阳羡县在今宜兴县南,恰与今胥溪运河的流经形势大致相符。

    另一种说法,胥溪运河是春秋时伍子胥所开凿。最早提出这种看法的为北宋钱公辅,北宋单锷所撰的《关中水利书》中云:“公辅以为伍堰者,自春秋时吴王阖闾用伍子胥之谋伐楚,始创此河以为漕运,春冬载二百石丹,而东则通太湖,西则入长江。”自宋以来,史地学家大都持此说,而否定《汉书。地理志》和《水经》的说法。北宋苏轼就提出了三江不可能流经丹阳和会稽等地,认为《禹贡》中所谓中江乃指岷江以下长江干流,北会汉水为北江,南合豫章水为南江,自北而下同为一道“以入于海”,而会稽、丹阳诸河“皆是东南枝流小水,自相派别而入海者”,不应在“三江之数”。(见南宋毛晃《禹贡指南》卷一引)沈括在他所著《梦溪笔谈》卷四《辩证》中也指出西汉孔安国所谓的“自彭蠡,江分为三,入于震泽(按:即今太湖),后为北江而入于海”是“未尝详考地理”。他们都否定中江流经胥溪运河。因此,这一说法不为后人所沿用,而胥溪运河为伍子胥所开凿说则为以后大多数学者所袭用,尤其是明代韩邦宪对此说作了较为详尽阐明。在他所著的《广通文考》中谓:“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