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陵墓在何方?

    曹操的陵墓在何方? (第2/3页)

引自陆机《吊魏武帝文》中的曹操遗令,可能有诈。(见梁章钜《三国志旁证》)

    又,据《舆图备考》、《方舆纪要》、杨奂《山陵杂记》所载,曹操死后,恐后人发掘其陵墓,乃设72疑冢,使人真伪难辨,疑冢从临漳县三台村以西八里的讲武城起始,直至磁州而止,一座座如小山布列。历史上曾有无数的文人墨客到实地对疑冢作过考证,结果都一无所获。宋朝范成大《七十二冢》云:疑冢在讲武城外,森然弥望,北人比常增封之。

    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

    闻说群胡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

    明朝俞应符《七十二疑冢》及清朝陈大玠《疑冢记》均认为,72冢,其中必定有一座葬有曹操的尸体。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1984年8 月,笔者专程到临漳县古邺地,对疑冢作了实地踏勘。据临漳文物管理所的同志介绍,晚清年间,因闹饥荒,民盗发疑冢,冢内皆有尸骨,一为齐王陵,一为齐献武帝第十一子高阳王湜墓。一碑额题曰“公主为齐王四妹”。民国初,经人盗掘的疑冢内多有墓志,均系北魏、北齐时代王公要人墓。其中有魏故使持节侍中、太保特进都督、雍州刺史安丰王妃冯氏墓,魏兰陵郡开国吴郡王墓,齐太祖献武皇帝第八子高湜,齐故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云州刺史景公等墓。史家认为,72疑冢可能是曹操生前所设,以惑后人;而北朝王公命妇则是“坐享其成”了。然而,曹操的真墓也始终莫得其所,使诗人、学者纷纷堕其云雾,发出“奸雄生前欺人,死后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