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 (第1/2页)

    树碑立传,自古以来已成惯例。然而唐代的武则天却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1000多年来人们对此猜测种种,成了一大疑案。1984年夏,笔者专程去陕西乾县参观了武则天的陵墓。

    武则天陵墓坐落在西安市西北80公里的乾县梁山上。乾陵是唐朝第三个皇帝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同葬的陵墓,高约30余米,做踞平原之上。墓道沿梁山逐级下降,距梁山南百余米处,左右有两座小土山,俗称“奶头山”。由墓道往下走,两旁排列有真人大小的石雕群像。武则天碑和唐高宗碑并列一处,竖立在近朱雀门的地势宽广之处,两碑各高六米左右。两面为“述圣碑”,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书写,碑文歌颂唐高宗的文治武功;东面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无字碑”看上去并非无字,上面密密麻麻刻有好多文字,但仔细观察,则是宋、金以来人们的题识,估计是他们不耐“无字”之憾而添补的。由于日晒风化,字迹大多模糊不清。但不管怎样,它并没有说清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的用意。看来要真正搞清这个问题,还得追溯到武则天执政年代,以及人们对她一生的评价。武则天从655 年做皇后开始参决政事,到705 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50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21年。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对她的评价素有分歧:有人因她“知人善任”,赞赏她的智慧;有人以她做事果敢,钦佩她的勇气;也有人根据她“阴鸷好杀”,咒骂她的残暴;还有人因她内多男宠,痛斥她的荒淫。后人对她立“无字碑”的用意,也是根据评价其功过的倾向而推测的,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有人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其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其表现在:第一,扶植新兴地主阶级,打击豪门世族。她通过发展科举制度,大量吸收新兴地主进入政治舞台,抑制和削弱豪门对政坛的垄断。第二,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和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上升,民户数不断增长。第三,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虚心纳谏,故“累朝得多士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