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金殿“雷火炼殿”能否重现?

    武当山金殿“雷火炼殿”能否重现? (第2/3页)

意,朱棣命工部侍郎郭琎、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听,役使30多万军工民匠,大兴土木,用了近10年时间,建成了武当山宫观,并赐名“大岳太和山“。永乐皇帝命令在天柱峰顶安置一座铜铸鎏金大殿。天柱峰高,金殿耀日,晖映百里。金殿,全是铜铸部件铆榫拼合焊接成功的,从房脊到墙角,都焊成囫囵个儿,没有一点缝隙。殿高5.5 米,宽5.8 米,进深4.2 米。金殿内供祀着”真武大帝“鎏金铜像,面貌丰润,衣纹飘动重达10吨。两旁金童拿着文簿,玉女托着宝印,水火二将执旗捧剑,神情各异。

    自明永乐年间这座金殿建成,天柱峰又称金顶,并且给这里带来了三大奇观。其一是“祖帅出汗”:每当大雨来临前,殿内神像上水珠淋漓,如人汗流浃背;其二是“海马吐雾”:天柱峰金殿屋脊上立着许多栩栩如生的金兽金禽,其中只有一头金马,却全身发黑,每当夏季,金殿上的脊饰物海马口中“吐出”串串白雾,并“喂喂”有声时,随后必有暴风雨荡涤金殿;其三是“雷火炼殿”:当大雷雨来临时,金殿四周便出现一个个盆大的火球在其旁来回滚动,任凭电闪雷鸣、震天裂地,但金殿却丝毫未损。雨过天晴,金殿经过雷震雨洗,倍加辉煌。这些千古奇观,在民国初年后逐渐发生了变化,甚至有的消失了。原因是在金顶添置了新的设施。民国初年,在金殿后立父母殿,左右立签房和印房。三幢建筑物粗俗简陋,三面包围,使金殿黯然失色。此后,金顶上屡遭雷击,说来也稀奇,雷击的是这三座建筑物,而金顶却岿然不动,于是人们说这是真武君打扫门前,不要它们存在碍手碍脚。其说虽是游人打趣,可是那客观的自然现象却令人惊讶不已。

    解放后,政府为了金顶避免雷击,保护文物,于1958年在金顶上安装了避雷针。想不到,这样一来更糟糕,不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