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家郑和遗骨安在?

    航海家郑和遗骨安在? (第2/3页)

了南京《郑和家谱首序》载:“(郑和)又□□三十余国,亡于王事,归葬牛首山,赐祭田万顷,”

    据此可知,郑和是在第七次下西洋时卒于古里,葬在牛首山。但卒于去途还是归途,没有明确记载。

    第三种看法认为郑和卒于古里国,葬在南洋三宝垅。1983年,郑一钧在《郑和死于一四三三年》一文中考证:明代天顺元年《非幻庵香火圣像记》载,郑和于“宣德庚戌(五年),钦奉上命,前往西洋,至癸丑(八年),卒于古里国。”又祝允明《前闻记》载,这次航行,船队是于宣德七年十一月十八日到达古里,宣德八年二月十八日,由忽鲁谟斯回国,三月十一日又到达古里,三月二十日由古里大船回航,六月二十一日进太仓,七月六日回到南京。所以明确郑和是在第七次下西洋的归国途中死在古里的。应是葬在爪哇之三宝垅。1984年《新民晚报》连载在田邀撰《宝船与神灯》中谈到,郑和是宣德七年(1432年)返航途中,卒于海上,葬于三宝垅的。今印尼爪哇三宝垅,有三宝洞,供有郑和像,三宝洞旁有三宝墩,相传为郑和墓。三宝垅因纪念郑和而名。但南洋学者对郑和葬三宝垅之说,认为是传说附会,不足为信。如郑健庐《南洋三月记》载:“今三宝洞旁之土墩,即为景弘之墓,相传为三宝大人埋骨之地。”故此三宝当为王景弘,但王景弘是否死在爪哇也是个谜。

    第四种看法认为郑和卒于海上,葬在海洋。据康熙《江宁县志》载:“三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卒于古里国,此则赐葬衣冠处也。”对此,南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