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制作于什么年代?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石鼓制作于什么年代? (第1/3页)

    今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10个石鼓,是我国传世的珍贵文物,有“刻石之祖”之称。刻在石鼓上的文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唐朝初年,石鼓在天兴(今陕西宝鸡市)三畴原出土,共10个,其形制四围圆而见方,中间微侈,顶圆底稍尖削,上狭下大,直径1 尺余,高2 尺。在鼓周分刻着10首为一组的四言诗,内容是记述国君游猎的情况。因此,前人也称其为“猎碣”。猎碣之名,始见于唐代窦《述书赋》窦蒙注。又因石形似鼓,前人称刻在鼓石上的文字为“石鼓文”。石鼓文之名,始见于唐代张怀瓘《书断》。

    石鼓出土后,即散弃于野。五代战乱后散失,宋初又复聚。宋司马池移到凤翔府学,亡其一鼓,后经宋向传师访求,才又配齐。宋徽宗时移置开封,用金粉涂其文,以示贵重。金人破宋而北掠至燕京。抗战时期,在马衡的主持下南迁,抗战胜利后始运回。石鼓因经历年久,又经若干次的搬移,数百次的捶拓,今一鼓字已磨灭,其余九鼓之文亦多残缺。

    10个石鼓的字数,有人估计原约为600 余字,有人估计为700 余字唐韦应物《石鼓歌》说:“今人濡纸脱其文,既击既扫黑白分。”证明唐代已有拓本行世,但今已不传。现存世最早的北宋拓本不满500 字。今石鼓仅存200 余字。石鼓传世的拓本很多,但真赝间杂,以明代安桂坡十鼓斋所藏的先锋本、中权本、后劲本为最佳。

    石鼓从唐初起,无论其文字、诗歌、书法都受到历代学者的推崇和珍视。唐代张怀瓘的《书断》说:“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韩愈的《石鼓歌》说:”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苏轼的《石鼓歌》说:”上迫轩颉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