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古钟今何在?

    寒山寺古钟今何在? (第2/3页)

人王士禛“疏钟夜火寒山寺”等。由此看来,欧阳修的批评指责实在是想当然的主观臆断。由于这场笔墨官司的渲染,寒山寺真成了“寺以诗显,钟以诗名”的游览胜地了。然而,使张继诗兴大发和使历代游人慕名而来的这口古钟如今何在呢?为什么现在寒山寺只有一口清代所铸的钟和一口日本钟呢?说来有趣,历经沧桑的寒山寺已经数易其钟了。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初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 年)。这口钟也是当时所铸。到唐代,据《清一统志》载:“相传寒山、拾得尝至此”,才改名为寒山寺。寒山、拾得都是唐时高僧,皆有诗集传世。至元朝末年寒山寺毁于战祸,以后虽经多次修建,却屡遭火灾,日趋败落。那口有名的古钟也不知去向。这口钟据说声音异常宏亮,夜深人静时敲起来,连十几里外的苏州城内也能隐约听见。寺庙里是不可无钟的,所以到了明代嘉靖年间,本寂掸师又主持建楼铸钟。大画家唐伯虎曾写了一篇《姑苏寒山寺化钟疏》,记载了化缘募钟的始末。他的好友文征明还手书张继《枫桥夜泊》刻碑立于寺内。但没有多久,据《寒山寺志》记载:“钟遇倭变销为炮”,文征明的手书诗碑也毁于火。直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江苏巡抚陈夔龙才重修寺庙,并又铸了一口大钟。著名文人俞曲园在《重修寒山寺记》中说:“堂之西尚有隙地,乃构重屋,是曰钟楼,铸铜为钟悬其上,以存古迹。”这口钟今天仍然悬于寺内西侧的八角钟楼上。俞曲园还补书了张继的诗,这块碑刻也陈列在寒山寺的碑廊里。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口清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