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楚墓帛画中的妇人形象是谁?

    长沙楚墓帛画中的妇人形象是谁? (第2/3页)

上部左面,画有一兽一禽。早在50年代初期,郭沫若先生根据当时的旧摹本进行过研究,先后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过两篇文章,论述帛画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的地位。郭老认为妇人左上方的一兽一禽为夔(古代传说的一种独脚兽)和凤,并把帛画定名为“人物整风帛画”。郭老继而考证分析;画上一凤一夔,作斗争状,凤为神鸟,象征善与和平,在斗争中居高临下,占优胜地位,夔为怪类,象征邪恶与死亡,在侧面抵御相形败退。画的下面是一个善良的现实的女子合掌胸前,似乎在祈福。她立在凤鸟的一边,在幻想祈求经过斗争的生命的胜利,和平的胜利。画中妇人的身份,郭老未作明确的考证。60年代初,郭老仍持此说,郭老给王伯敏先生信函,附诗云:“长沙帛画图,灵凤半恶奴。善者何矫健,至今德不孤。”80年代以来,通过对原画的重新鉴定,加上另外一些年代相近的帛画相继出土,不少专家、学者多次撰文对帛画的主题思想以及它的用途作出了迥异的研究结论。如《江汉论坛》1981年第1 期发表的熊传新同志《对照新旧摹本谈楚国人物龙凤帛画》一文,认为帛画的结构和布局有上、中、下三层。

    上层为天空,左上方之兽,是我国古代神化了的龙,不应当是夔。右上方的鸟,应为凤鸟。龙和凤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人和神助魂升天的神兽神禽。妇人右下角有一弯月状物是画的下层,应为大地,意味着妇人站在大地上,表情肃穆,向着升天驾御的龙凤合掌祈求,希望飞腾的神龙神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天升仙(这种“灵魂升天”的思想,在俗信鬼神的楚地非常盛行,可以从楚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诗篇中找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