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痘术发明于哪个朝代?

    种痘术发明于哪个朝代? (第2/3页)

不逾月,神医到京,见王素摩其顶日:”此子可种。’即于次日种痘,至七日发热,后十二日,正痘已结痴矣。由是王旦喜极而厚谢焉。“此说以后广为《医宗金鉴》(成书于乾隆七年,即1742年)以及各种医书所引用。

    三、明代说,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俞茂鲲在《痘科金镜赋集解》中说:“又闻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传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

    现代学者在中国古代种人痘术起源于何时这一问题上的争论,基本上也不超出以上三说的范围。曾时新在《杏林拾翠》一书中认为:据历史文献记载,天花早在东汉建武年间(25—56年)从西域传入中国,因此,我国古代人民对天花的防治工作很早就开始了。晋代著名医学家葛洪在《肘后方》中,对此就已经有所记载。到了唐代,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北宋时期峨嵋山神医为王旦之子王索种人痘获得成功,则是我国最早见于文字的第一例人痘接种人工免疫法病例。到了明代,人痘接种法己广泛应用,并日臻完善。

    蔡景峰在《中国医学史上的世界记录》一书中认为:最早的种痘术是在宋代应用的人痘接种术。同意蔡景峰观点的还有我国台湾学者刘伯骥和英国学者李约瑟。刘伯骥在《中国医学史》中写道:“古之医痘者,惟待其毒之既发而治之,种痘甩痘苗絮于鼻孔一法,原始于真宗时代。峨嵋山有神人,为宰相王旦之子种痘而愈,其法遂传于世,此为世界种痘之最早者。”李约瑟在《中国和免疫学的起源》一文(载《中医药学报》1983年第4 、5 期)中认为:传说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