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货币有多少种?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古代货币有多少种? (第1/3页)

    我国古代的货币极其复杂,形制五花八门,质料多种多样,币值高低不一,大小甚为悬殊。几百年来,许多学者撰写了不少专门研究我国货币的专著,如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王献唐的《中国古代货币通考》等等。他们对我国货币的起源、演变、形状、文字、书体、币值等都有详尽的论述,但究竟我国古代有多少种货币,至今无人统计过。今将历史上几种主要货币加以介绍,以一斑而窥全豹,使读者略见端倪。

    人们常常把珍贵的东西,称为宝贝。宝字简化前的繁体字写成交。从汉字结构来看,不管珍贵或宝贝,都离不开贝,可见人们对贝的看重。翻开字典,我们看到很多与价值有关的汉字,都和贝相联系,如财、货、资、贫、贱等字。人类最先使用贝作为装饰品,后来发展成货币。3000年前的商周时代,人们把贝串起来使用,一串成为一个单位,称为朋。后因真贝不多,就用仿制品,这样就出现了蚌壳、软石、兽骨、青铜制作的货贝,这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各霸一方。文化上百家争鸣,经济上繁荣发展,反映在作为价值尺度的流通手段的货币上,它的形状也就各种各样。当时主要有四大形式。第一种是布币,它是由农具铲子演变来的。最早的布币,首空可以纳柄,称为空首布。有些制作特别粗大的空首布,长15厘米,宽9厘米以上,同农具铲子最为接近,它是早期的布币。到战国时,发展成为携带方便的平首布,布首不空,变成平实,形体缩小,种类繁多。单是布的足部和肩部就可分为尖的、平的、圆的。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人民银行储蓄图徽的周围,就是由平首布连缀构成齿轮而组成的。第二种是刀市。它是由实用刀演化而来的,原形未变,但是各地使用的刀市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