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童年

    第一章 童年 (第2/3页)

0岁的克拉拉一气之下就离开舅舅家   到维也纳去当女佣人了。

    在克拉拉与舅父结婚刚满4个月,就生下了头一个儿子古斯塔夫,不幸在襁褓中夭折,18   86年生下第二个孩子爱达,也没有活成。阿道夫是阿洛伊斯第三次婚姻中的第三个孩子。以   后,阿道夫的母亲又接连生了两个弟弟。阿洛伊斯一生结过三次婚,生养了七个孩子,但只   养活了三男一女,其中阿道夫·希特勒是全家"最出类拔萃"的了。

    希特勒同父异母的哥哥阿洛伊斯·马茨尔斯伯格(后来正式改名为阿洛伊斯·希特勒),在一   生中有好多年一直在吃官司。根据德国作家海登的记载,他在18岁时因偷窃而被判5个月   徒刑,20岁时又因为同一罪名被判8个月的徒刑。他最后搬到德国住,结果又继续出事。1924年,阿道夫因为在慕尼黑举行政变而身陷囹圄,阿洛伊斯在汉堡因为重婚而被判6个月的徒刑。直到国家社会党执政后,阿洛伊斯的境况才好了一些。他先在柏林郊区开了一家小啤酒店,在战争爆发前不久,就搬到首都繁华的西区维登堡广场。从此顾客盈门,买卖兴隆。

    阿道夫的异母同父的姐姐安吉拉是个漂亮的姑娘,年轻时嫁给税务官拉包尔,后来姐夫死了   ,希特勒把她接到德国来替他管家。她于1936年离开了他,又嫁给德累斯顿的一位建筑教师   ,当时希特勒已是德国的总理兼独裁元首,对姐姐的离去很不高兴,据说连结婚礼物也没有   送。姐姐安吉拉是一家中唯一同阿道夫来往密切的人。不过还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安吉拉的   女儿,也就是希特勒的外甥女吉莉·拉包尔,一个美丽的少妇,不久阿道夫就同她发生了爱   情。正是:舅舅爱外甥女是门风,阿道夫·希特勒步父行。

    希特勒就是诞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并在这个家庭中受到熏陶和影响。在他年满六岁的时候   ,父亲把他送到一家公立的学校念书。恰好这年正是希特勒的父亲从海关退休的时候,那是   1895年,刚好58岁。在此后四五年中,这个按捺不下心的靠养老金为生的人,在林嗣   附近的许多村子里搬来搬去。到他儿子12岁的时候,已搬了七个地方,换了五个学校。希   特勒在兰巴赫附近的本笃派修道院学习了2年,他参加了唱诗班,选了唱歌课。据他自己记   载,他梦想将来做牧师。

    11岁的时候,阿道夫被送到林嗣上中学。这需要他父亲破费一点钱,也说明他父亲有志让   儿子走自己的道路--做个公务员。但是,这却是做儿子的最不想做的事。

    希特勒后来回忆说,"当时我才11岁,不得不第一次违抗我父亲的意愿……我不想当公务员。"他对纳粹党的副领袖赫斯讲述了他当时的思想:

    我不要当公务员,不,不。我父亲为了要使我热爱这个职业,对我讲了些他自己一生经历中的故事,但是这一切努力的结果适得其反。我一想到坐在一间办公室里,被剥   夺了自由,不能再自由支配我的时间,不得不把我的一生花在填写各种各样表格上面,心中就感到作呕。……有一天,我终于决定要做个画家,做个艺术家。我的父亲听后吃了一惊,   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什么画家?艺术家?"

    他疑心我发疯了,也很可能他以为听错了或者理解错了我的话。但是一等到他弄清楚了以后   ,特别是他意识到我不是开玩笑以后,他极其坚决地反对这个打算。

    "艺术家?不行!只要我还剩一口气,我决不答应!"我父亲决不改变他的"决不!"而我却加   强了我的"决心!"

    这场斗争第一次表现了希特勒倔强的性格,这种性格日后终于使他克服了看来是无法克服的重重障碍和困难,而促使了他狂妄野心的发展;而且使反对他的人目瞪口呆的是,这种意志使得德国和欧洲盖上了一个无法抹去的烙印。

    希特勒后来说,这次冲突的一个结果是,他在学校里就不再好好念书了。“我想,我父亲发现我在中学里成绩不好以后,就会让我实现我的梦想,不管他是否愿意。”

    34年以后写的这段话,可能有一半是为他学习成绩不好辩解。希特勒在小学里成绩一贯良好。但在林嗣中学里却坏得异乎寻常,终于在没有得到应有证书的情况下,不得不转学到距林嗣相当远的希太尔州立中学,   他在那里呆了不久,没有毕业就离开了。

    希特勒在学习上的失败,使他后来耿耿于怀,常常嘲笑教书"先生",嘲笑他们的学位、文凭和学究气。甚至在他临死前34年在最高统帅部里忙于军事战略、战术和指挥大的战役的时候,他也常常在晚上同他党内的老伙伴闲谈时挖苦他年轻时的教员如何愚蠢。这个疯狂的天才,这时已是亲自指挥部署在伏尔加河到英吉利海峡的几百万大军的最高统帅了,他的这种聊天内容还有一部分保存在《希特勒秘密谈话录》里:

    想到担任我的教师的那些人,我就觉得他们大多数是有点疯癫。称得上是好教师的人是例外。这种人居然有权阻挡一个青年的道路,使人觉得真是可悲。(1942年3月3日)

    我们的教师都是**魔王。他们一点也不同情年轻人;他们的唯一目的是要填塞我们的脑袋   ,把我们变成像他们那样的博学人猿。如果有学生显出一丝一毫独创性,他们就要无情地折   磨他,我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