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赴德当兵

    第三章 赴德当兵 (第3/3页)

治家必须具备的第一个先决条件。他过去一直担心他的嗓子可能由于在前线中了毒气而永远给毁了,现在他发现已经复原,足以使至少在一个班的小房间里每个角落都能听到。这一才能日后使他几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电台上能够用他的声音来左右千百万听众。

    1919年9月的某一天,希特勒接到陆军政治部的一项命令,要他调查一下慕尼黑一个自称"   德国工人党"的小小政治团体。但是在开始的时候,希特勒并没有感觉到德国工人党有什么重要意义。他去参加该党集会是奉命而去的。这次参加集会的一共只有25个人,地点是在施端纳克勃劳啤酒馆的一间阴暗的房间里。希特勒从开始一直坐到散场,觉得会议开得很沉闷,一点也没有什么好印象。他说,这是"一个与其他许多新组织没有什么不同的新组织"   。当时的时代是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人都对现状不满,都觉得有必要组织一个新党。会上发言的是一个名叫弗德尔的土木工程师,他坚信,除了"创造性"和"生产性"的资本外,还有一种"投机性"的资本,这种"投机性"的资本就是德国大多数经济问题的原因。他主张禁止这种资本,1917年他组织一个团体来实现这个目标,这个团体的名称叫做"德国打破利息奴役制度战斗联盟"。在弗德尔发言后,希特勒正要离开时,一个"教授"站了起来,反驳弗德尔的论点,并且建议巴伐利亚同普鲁士脱离关系,另外同奥地利组织一个南德意志国   家。这在当时的维也纳是个很流行的主张,但是它却引起了希特勒的狂怒。据他自己后来说,此事使他站起身来对这位"有学问的先生"加以痛斥,使"教授"像只落水狗似的夹着尾巴溜走了,而其余的听众则"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无名小卒。

    就在这时有个人从后面追上来,把一本小册子塞在他手里。这个人就是安东·德莱克斯勒,国家社会主义的真正奠基人。德莱克斯勒面带病容,锁匠出身,没有受过正式教育,能够独立思考,但是头脑偏狭,当时他在慕尼黑铁路工厂工作。1918年3月7日,他组织了一个"独立工人委员会"同马克思主义的工会组织进行斗争。但是,德莱克斯勒所拉到的会员从来没有超过40个。1919年1月,他的委员会同一个叫做"政治工人集团"的团体合并,后者   原来是由一个名叫卡尔·哈勒的报社记者领导的。新组织的成员不到100个,名叫德国工人党,由哈勒担任第一任党的主席。这个规模很小、默默无闻的德国工人党,就是后来兴风作浪、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德国纳粹党的前身。

    希特勒第二天一清早就仔细阅读了德莱克斯勒塞在他手中的小册子。清晨5点,希特勒醒来,按照他所说的习惯,躺在第二步兵团营房里的床铺上,看着耗子啃啮他总是在前一天晚上撒在地上的面包屑。"我一生尝够了贫困的滋味,"他沉思道,"因此我很能够想象小生物的饥饿和快乐。"他记起这本小册子,就取出来阅读。小册子的书名叫《我的政治觉悟》。使希特勒惊异的是,它反映了他本人在过去几年中确立起来的很多思想。德莱克斯勒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然而不像社会民主党,却要保持强烈国大日耳曼民族主义的政党。这些引起了希特勒的极大兴趣。

    就在那一天,希特勒又惊异地接到一张明信片,通知他,他已被接受参加了德国工人党。"   我真觉得又气又好笑,"他后来回忆说,"我丝毫无意参加一个现成的政党,我要自己组织一个。他们对我的要求未免太自作主张了,根本不能考虑"。他正要这样写信作复,但"好奇心又占了上风",他决定去参加他们邀请他出席的委员会会议,亲自说明他不参加"这个荒唐可笑的小团体"的原因。

    据希特勒回忆,会议是在一家酒馆举行的。在一盏昏暗的煤气灯下,围着桌子坐着四个青年,他们先读了上次会议的记录,对秘书投了信任票。接着司库作了帐目报告--这个组织一共只有七马克五十芬尼的经费--也对司库投了信任票。这也记入了会议记录。……希特勒看着这样一项一项的机械程序腻烦极了,"讨厌啊,讨厌!这是最糟糕不过的俱乐部生活!难道我要参加这个组织吗?"

    但是,坐在这间灯光昏暗的后室里的这些小人物身上,却有什么东西吸引住他:那就是"渴望组织一个不仅仅是通常意义的政党的新的运动"。那天晚上他回到营房,辗转不眠,他再三考虑:"我不名一文,没有收入,这一点在我看来倒是最可以忍受的,而比较困难的则是,我是个无名之辈,侥幸活着或者死去,连最近的邻人也不会加以注意。此外,还由于缺乏教育而必然引起困难……"

    经过两天伤脑筋的思考以后,希特勒终于决定要参加这个党。他说,"这是我一生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一个决定。跨出了这一步以后,就再也没有退路,也不可能有退路了。"阿道夫·希特勒就这样成了德国工人党委员会的第七名委员。正是:利用政党兴恶风,诡计多端害无穷。

    如果觉得《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希特勒》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