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欲壑难填

    第十五章 欲壑难填 (第3/3页)

布拉格来的消息说,德**队已经占领了重要的捷克工业城市摩拉夫斯卡-俄斯特拉伐,而且沿着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边境摆好了阵势。因此这位身材矮小、年迈龙钟的总统,一来到柏林就尽最大的努力,不去得罪这位强邻。他深深地懂得,希特勒的军队已从三面包围了他这个已缩小得可怜的捷克斯洛伐克。外长契瓦尔科夫斯基,也像他的上司一样,力图从里宾特洛甫的脸部表情领会意图,唯恐因吃不透而惹恼了里宾特洛甫。在商务方面,他表示准备搞一个关税同盟,给德国以普遍的优惠待遇;在政治方面,也几乎以可以想象得到的方式予以默许。这位个子矮小,肤色黝黑的外长,有一句话充分说明了他摇尾乞怜、奉承讨好的模样。"帝国部长先生,倘使我们可以的话,在外交方面我们总是希望   依靠你的。"

    可是,这一切依然毫无作用。对希特勒说来,捷克好比是斗牛士手里一块刺激牛的红布。他早就决定要从地图上抹掉这个国家。因此,会谈一开始就是一副悲惨的场面。希特勒说,"   和贝奈斯政权相比,目前情况丝毫没有变化,贝奈斯虽不当权了,但贝奈斯的思想在新捷克斯洛伐克依然存在。"最后,他声色俱厉地说,残存的捷克斯洛伐克所以能存在,完全是由于他的一片好心,如果贝奈斯的倾向不完全消失的话,他就要把这个国家完全消灭。3月12日,他已下令德**队进驻捷克斯洛伐克,并且下令把捷克斯洛伐克并入德国。

    希特勒说完之后,就请客人出去。在隔壁的一个房间里,戈林和里宾特洛甫对这两个苦命的人加紧施加压力。他们硬是围着桌子追逐哈查总统和契瓦尔科夫斯基外长,一次又一次地把放在桌子上要他们投降的文件掷到他们面前,把笔塞到他们手里,不断地重复说,要是他们拒绝的话,纳粹军队就把捷克消灭。在这可怕的威胁面前,哈查昏过去了。戈林就让守护在旁边的希特勒的私人医生莫雷尔打针抢救,使他醒了过来。总统总算恢复了一些,能够拿得住德国人塞给他的电话听筒,在里宾特洛甫下令接通的专线上同他在布拉格的政府讲话。他把所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内阁,并且建议投降。然后,莫雷尔医生又给他打了一针,他的精神多少又好了一些。这样,已经完蛋了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统又踉踉跄跄地回到阿道夫·希特勒的面前,在他自己国家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时间是1939年3月15日清晨3点55分。

    在所谓双方发表的会谈公报上写着:"元首和总统(希特勒与哈查)在会谈中,以坦率的精神研究了最近几个星期以来,在目前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上发生的事件所造成的严重局势。双方一致认为,必须尽一切努力来保全中欧这一部分的安宁与和平。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宣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并为了实现最后和平,他满怀信心地把捷克人民和捷克国家的命运交给德国元首手中。元首接受了这一宣告,并且表示他愿意把捷克人民置于德国保护之下,并且保证他们的民族能够生活在自治的条件下,按照合乎他们的特定的方式得到发展。"

    至此,希特勒诡辩欺诈的伎俩也许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了。他狂妄地宣告:"捷克斯洛伐克再也不存在了!"

    据他的一个女秘书说,希特勒在签字以后,冲进他的办公室,拥抱了每一个在场的女人,高声叫道:"孩子们!这是我平生最伟大的一天!我将以最伟大的德国人而名垂青史!"

    德军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不久,希特勒就从捷克斯洛伐克掠夺了95亿马克的金钱和100多万枝步枪、43000多挺机枪、1500多架飞机、2100多门大炮、500多门高射炮   、300余万发炮弹、10亿发子弹和400多辆坦克。占领了当时最大的军火工厂斯科达。并把大批捷克斯洛伐克青年男女掳去当兵和服劳役。由此大大加强了希特勒德国的战略地位,增强了它的战争实力。正如纳粹二号头目戈林一个月后对墨索里尼所讲的:"由于捷克斯洛伐克巨大的生产能力转归德国而产生的经济因素,它显著加强了轴心国对付西方国家的能力。不仅如此,如果发生更大的冲突,德国现在毋需保留一个师的兵力去防御那个国家了。"

    希特勒和其他一些纳粹头目们,他们没有想到,捷克斯洛伐克的末日可能就是德国法西斯末日的开始。他们怎能想到呢?从1939年3月15日的黎明开始,引向战争,引向失败,引向灾难的大路已经平铺在他们的面前了。这是一条又短又直的路。希特勒一旦走上这条路,顺势而下,就是要停也停不住了。

    在捷克斯洛伐克遭受危难的日子里,不论是英国还是法国,都没有动一动来挽救它,虽然在慕尼黑会议的时候,它们都曾庄严地担保捷克斯洛伐克不受侵犯。

    非常出人意料地是,尼维尔·张伯伦在3月17日,也就是希特勒消灭捷克斯洛伐克以后两天,突然感到如大梦初醒,知道自己受骗了。他重新举出了希特勒的历次保证:希特勒曾经说过,苏台德区是他在欧洲最后的领土要求,他不想要一个捷克人,而现在他却食言背信了。

    3月31日,在希特勒进入布拉格之后16天,张伯伦告诉下院说:"如果一旦发生显然威胁到波兰的独立,而且波兰政府认为必须尽全力予以抵抗的行动,英王政府将认为自己有责任立即给波兰政府以全力支持。我还可以加一句,法国政府也授权我明白表示,它在这个问题上与我们持同样的立场。"

    究竟是谁替希特勒敞开了方便之门呢?正是以张伯伦为代表的西方绥靖主义者。**同志在1939年深刻地揭露了这些绥靖主义阴谋家们的险恶用心,指出:"这些阴谋家们,在西班牙问题上,在中国问题上,在奥地利和捷克问题上,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动战争,使人为鹬蚌,己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是坐山观虎斗。世界上多少人被张伯伦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说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可怕。"这就是绥靖主义的反动本质。

    张伯伦一伙原来打算给希特勒打开东进的大门,玩弄纵虎伤人的阴谋。他们以为奉送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会满足希特勒的侵略**,殊不知侵略者的欲壑难填。正如捷克斯洛伐克外长在被迫接受慕尼黑协定时对英、法部长们所讲的:"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历史果真是无情的,玩火者必**!希特勒在"抹掉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向下一个猎取对象动手了。正是:纵虎贻患,必定遭难。

    如果觉得《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希特勒》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