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挑起世界大战

    第二十章 挑起世界大战 (第3/3页)

后通牒的时限问题进行联系。

    在波兰战事已经进行了39小时之后,下院再也不能接受这种拖延策略了。议员们纷纷要求政府采取行动。工党临时议会领袖阿瑟·格林伍德站起来愤慨地说,"在这样的时刻,英国和英国所拥有的一切以及全人类的文明都遭到了威胁,我不知道我们打算犹豫到什么时候,我们应当和法国人并肩前进。"

    问题就在这里。当时,事实证明要推动法国前进是很困难的。下院怒气冲天,使张伯伦如坐针   毡,他不得不打断激烈的争论为自己辩护说,要通过电话同巴黎磋商,使"看法与行动取得一致是需要时间的"。他接着说,"如果下院竟有人认为我所提出的声明流露出对本政府或法国政府有丝毫的动摇,我就不免感到震惊"。他说,据他所知,法国政府"这时正在开会","几小时以后"将可得到他们的消息。他向激愤的议员们保证,明天他只有一种答复给下院,让大家相信他说的"完全是实话"。张伯伦非常了解,英国人民很不满意他,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他的政府很有可能被推翻。

    张伯伦从下院出来,马上就给达拉第打了个电话。他提出一个折衷方案,最后通牒于明日上午8点发出,限中午12点以前答复。达拉第回答说,除非英国轰炸机群准备立刻出动,否则法国认为,最好把对德军的进攻推迟几个小时。

    过了不到一小时,哈利法克斯在夜晚10点30分也给庞纳打了一个电话。他极力敦促法国政府接受英国的折衷方案,即于9月3日上午8时向柏林提出最后通牒,最后期限为中午12点。法国外交部长不仅不同意,而且还对哈利法克斯提出抗议说,英国方面坚持这样迫不及待地行事会给人造成"一种十分糟糕的印象"。他要求伦敦再等一等,至少在中午以前不要向希特勒提出最后通牒。

    下院将在9月3日(星期日)中午开会,从星期六晚上那次会议的情绪看来,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都明白,如果这个政府想存在下去,他们就必须给予议会所要求的回答。第二天凌晨两点,法国驻伦敦大使考平警告庞纳,张伯伦内阁如果不能给议会以确切的答复,就有被推翻的危险。于是,哈利法克斯在电话中最后告诉庞纳,英国打算"单独行动"。随后,英国外交大臣于凌晨4点左右电示汉德逊大使,叫他将英国的最后通牒在9月3日上午9点递交给德国政府。这份通牒提到英国政府曾在9月1日的照会中宣布,如果德**队不立刻撤退,英国就要履行它对波兰承担的义务。这份通牒接着指出,"在今天9月3日英国夏季时间上午11点以前,如果德国政府不对上述问题作出令人满意的保证,并送到伦敦英王陛下政府,则从该时起,两国即处于战争状态。"

    正在开会的纳粹头目们,获悉英国的通牒后,个个惊恐不安。希特勒坐着一动不动,瞪起两只眼睛望着天花板。戈林说,"如果我们在这场战争中打败了,那就只能靠上帝发慈悲了!   "戈培尔垂头丧气地独自站在一个角落里发愣。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忧心忡忡的样子。

    继英国之后,经过反复讨论,法国政府也于9月3日上午10点20分,向纳粹政府递交了与英国内容大致相似的最后通牒。从此,希特勒想用外交手腕,使英、法置身战争之外的企图,宣告彻底失败。当天下午,这位独裁者就发布了"第二号绝密作战指令",并命令德国全部工业转入"战时经济轨道"。

    3日中午12点6分,张伯伦,这个曾经冒着丧失政治生命的危险,在戈德斯堡和慕尼黑对希特勒一味绥靖姑息的政治家,向下院发表了沉痛的演说,宣布英国现在已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他说,"今天是我们大家最感到痛心的日子,但是没有一个人会比我更为痛心。在我担任公职的一生中,我所信仰的一切,我所为之工作的一切,都已毁于一旦。现在我唯一能做   的就是:鞠躬尽瘁,使我们必须付出重大代价的事业取得胜利……我相信,我会活着看到希特勒主义归于毁灭和欧洲重新获得解放的一天。"但是张伯伦命中注定不能看到这一天,1940年11月9日,他怀着绝望的心情与世长辞了。

    9月3日,英法根据法波盟约和英波互助条约,在人民的压力之下,被迫匆忙对德宣战。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大战开始时,双方力量对比大大有利于英法方面。从兵力上看,当时波兰有40个步兵师和12个骑兵师;法国有相当于110个师的兵力。而当时德国只动员了98个师。在经济实力方面,英法有广大殖民地,多数战争资源都不缺乏,而德国则缺乏铁砂、橡胶、石油等战略物资。但是由于英法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而且不想真正打,行动磨磨蹭蹭,到波兰战争结束三个星期后,英国才派了四个师在法国登陆;法**队的出动,事实上也只是一种军事示威的性质,完全是防御性的。在背地里,英法仍然通过美国政府出面"调停",幻想停战。用张伯伦的话来说,当时的战争叫做"晦暗不明的战争"。所谓"晦暗不明",实际上是"战"与"和"还在两可之间。由于英法领导上处于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因此战争初期一直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战争爆发之初,德国估计波兰可以抵挡数周之久,法国估计波兰可以支持到1940年春,波兰军事当局更是盲目自信。不料,德军突如其来的攻势,装甲部队与空军配合的"闪电战",使波兰猝不及防,空军来不及起飞,在48小时之内500多架飞机几乎全部被摧毁。德军很快占领了波兰的主要工业区,把波军分割并就地包围。到9月17日,波兰军队崩溃之势已成定局。

    在希特勒的"闪电战"中,海因兹·古德里安将军的坦克部队初次显露头角。整师整师的坦克横冲直撞,在飞机的掩护下,一天推进三四十英里;能够迅速开炮的摩托化重炮,甚至在坎坷不平的波兰道路上也能以每小时40英里的速度滚滚挺进。150万乘坐机动车辆的法西斯军队,通过错综复杂的无线电、电话和电报网所组成的电讯系统,统一指挥,行动协调,构成了人世间前所未见的机械化大屠杀。

    波兰首都华沙的居民,在反动政府逃亡之后,自动奋起保卫首都,英勇坚持战斗。德国法西斯进行残暴的轰炸和炮击,于9月27日攻陷这座孤立无援的城市。纳粹军队对华沙人民,特别是犹太人,进行了惨绝人性的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

    希特勒军队在波兰的迅速推进,使西方国家大为震惊,也使苏联政府大为震惊。为了防止德军占领全部波兰,9月17日,苏联政府命令苏联红军越过西部国境,进入波兰的东部地区、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这一地区在苏维埃国家建国初期被德帝国主义割去,后归波兰统治。9月下旬,苏联红军重新取得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9月29日,苏德两国缔约划定了两国占领地区的边界线。此后,苏联就沿着自己的西部边界建立了"东方战线"。

    波兰被占领后,波兰政府流亡到英国,人民继续进行游击战争,反击侵略者。1942年波兰工人党成立,在苏联境内组成波兰军团,进一步加强了反法西斯斗争。

    然而,面对着希特勒对波兰的蹂躏和大屠杀,作为波兰的盟邦英法两个大国,除了空喊口号外,却没有采取什么实际行动。

    如果觉得《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希特勒》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