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全面崩溃

    第三十六章 全面崩溃 (第3/3页)

对任何放弃市镇和重要交通中心的指挥官"均处死刑"。守卫莱茵河桥头堡的一些不幸的指挥官,就这样成了这道命令的牺牲品。

    希特勒在1944年8月对纳粹地方领袖的演讲中说:"如果德国民族在这次斗争中被击败的话,它想必是太衰弱了:它在历史面前没有能够证明它的英勇气概,注定只能遭到毁灭。"

    在苏联红军和西方盟军强大攻势的打击下,希特勒的身体很快地垮了下来,这也使得他的心理受到有害的影响。指挥作战的紧张,接二连三吃败仗所带来的震惊,久居地下室缺乏新鲜空气,更加经常的大发脾气,以及遵照江湖医生莫雷尔的劝告每天服用的有毒性的药品,这一切使他的健康状况受到严重损害。7月20日那天爆炸,震破了他两耳的鼓膜,常常引起他头晕目眩。在炸弹事件以后,他的医生们劝他去长期休假,但是他拒绝了。他对凯特尔说:"如果我离开东普鲁士,它就会沦于敌手。只要我在这里,它就保得住。"

    1944年9月,他病倒了,不得不躺在床上。11月间,他回到柏林时恢复了健康。但是,他再也没有恢复对自己可怕的脾气的控制力。1945年前线来的消息越发不妙,他暴跳如雷的时候就愈来愈多了。他发脾气时,总是手脚发抖,无法控制。陆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曾描述过1945年2月13日他同"元首"就东线战场形势发生争吵的情况。

    "他站在我面前,举起拳头,脸上气得通红,全身发抖。狂怒使他变成了另一个人,完全丧失了控制自己的能力。在每一次发作之后,他就在地毯边上走来走去,然后猛地在我面前停下来,重新指着鼻子骂我。他几乎是放开嗓门嘶叫,两只眼睛鼓得要脱出来,额边的青筋也暴了起来。"

    就是在这种精神状态和健康情况下,这位德国"元首"做出了他一生中最后的重大决定之一。3月19日,他下了一道总命令,要把所有德国的军事工业、运输和交通设备以及所有的储备统统毁掉,以免它们完整地落入敌人之手。这些措施要在纳粹地方领袖和"民防委员们"的协助下由军事人员执行。命令最后说:"一切指示与本命令相抵触者均属无效。"这就是说,德国要变成一片荒漠不毛之地。可以使德国人民在战后维持生存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保留下来。

    自己命运已经注定的希特勒,对于他曾经表示过无限热爱的德意志民族的继续生存是毫无兴趣的。他向对此举持有疑义的军备和战时工业部长斯佩尔说:

    "如果战争失败,这个民族也将灭亡。这种命运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必要考虑这个民族维持一个最原始的生存基础的问题。恰恰相反,最好由我们自己动手把这些基础破坏掉,因为这个民族将被证明是软弱的民族,而未来只属于强大的东方民族(俄国)。而且,在战争以后留下来的人不过都是劣等货,因为优秀的人已经战死了。"

    因此第二天,这位最高统帅公布了他那臭名昭著的"焦土"政策。希特勒命令:所有工厂,所有重要的电力设备、自来水厂、煤气厂、食品店、服装店,所有的桥梁、铁路和交通设备,所有的河道、船只,所有的机车和货车,必须摧毁。

    德国人民所以能够幸免这一次最后的灾难,除了因为盟军的进展神速使得这次巨大破坏无法执行之外,是由于斯佩尔和一些军官尽了他们的非凡的努力。他们终于直接违抗希特勒的命令,在国内四处奔走,保证重要的交通、工厂和商店不被那些死心塌地服从命令的军官和纳粹党棍们所炸毁。

    纳粹军队的末日就要来到了。曾几何时,这支军队横行欧洲,到处烧杀抢劫,不可一世,给十多个国家亿万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如今,它已到了尽头,在苏联红军和西方盟军的打击下,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在迅速崩溃着,瓦解着。

    蒙哥马利元帅所率领的英加军队,在3月的最后一周渡过下莱茵河,向东北推进,直趋不来梅、汉堡和波罗的海边上的卢伯克。同时,辛普逊将军的美国第九军团和霍季斯将军率领的美国第一军团,分别迅速地从北面和南面绕过鲁尔区。4月1日,他们在利普施塔特会师。莫德尔元帅的B集团军,包括第十五和第五十装甲军团,共计21个师,被包围在德国最大工业区的废墟之中。它们撑持了18天,在4月18日投降。德军32.5万人被俘,其中包括30名将官,但莫德尔不在其内。他不愿做俘虏,自杀身死。

    莫德尔的部队在鲁尔的被围,使德国西线出现了一个200英里宽的大缺口,美国第九军团和第一军团的部队已无须再牵制鲁尔区,现在正通过缺口直趋德国心脏易北河。4月16日,美军进抵纳粹党召集大会的所在地纽伦堡。同时苏联元帅朱可夫率领的红军,从奥得河上的桥头堡出击,在4月21日进抵柏林效区。维也纳已在4月13日光复。4月25日下午4点40分,美军第六十九步兵师的巡逻部队与苏军第五十八近卫师的先遣部队在柏林以南75英里的易北河上的托尔高会师。德国南北被切断了。

    这时,德国法西斯的罪魁祸首希特勒被围困在柏林。德军兵败如山倒,残兵败将像潮水一般涌往西线,向英美军队投降,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在苏联作恶多端,罪行累累,深怕苏军给予应有的惩罚,所以极力避免向苏军投降。骄横一时、称霸欧洲的德国法西斯政府,在苏军、西方盟军和欧洲各国人民的打击下,已经山穷水尽,走投无路,只有无条件投降了。

    如果觉得《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希特勒》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