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攻克柏林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三十一章 攻克柏林 (第1/3页)

    万炮齐发攻柏林,匪首自杀命归阴;红旗插上国会厦,凯歌声中慰忠魂。

    斯大林为了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尽快结束欧洲战争,决定从4 月中旬开始实施柏林战役。苏军的意图是,以3 个方面军的强大兵力,在远程航空兵和部分海军的协同下,在宽大正面实施猛烈突击,迅速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御,合围德军柏林集团,同时予以分割歼灭,攻占柏林,并于战役结束前在易北河同美英盟军会师。参加这次战役的部队是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总兵力在250 万人以上,他们拥有4 ·16 万门大炮和迫击炮,6250 辆坦克和强击火炮,7500 架飞机。

    为了尽快成功地实施这次战役,1945 年3 月29 日,朱可夫应最高统帅部的召唤,带着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柏林战役计划再次返回莫斯科。这一计划是方面军领导人和司令部在3 月份制定的,一切原则问题基本上都同总参谋部和最高统帅部商议过。当天夜晚,朱可夫来到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的办公室。斯大林一个人在那里,刚刚同国防委员会的委员们开完会。

    斯大林默默地同朱可夫握过手后,就像往常一样,似乎是继续不久前中断的谈话似地说道:“德国的西方战线已彻底崩溃了,看来希特勒军队并不想设法阻止盟军的推进。然而在同我们作战的各个重要方向,他们却在加紧部署兵力。你瞧瞧这张图上的关于德军的最新情况。”最高统帅抽着烟斗,继续说道:“我看,将会有一场恶战。”然后,他又问这位方面军司令员,对柏林方向的敌人的估计如何。

    朱可夫取出自己的前线侦察图放在最高统帅面前。于是斯大林就仔细察看柏林战略方向的德军的战役战略部署。根据苏方的情报,德军在柏林方向共有4 个集团军,其编成不少于90 个师,37 个独立团和98 个独立营。后来查明,德军在柏林方向的兵力不少于100 万人,有1.04 万门火炮和迫击炮,1500 辆坦克和3300 架飞机。在柏林还编组有20 万人的守备部队。

    “我军什么时候开始进攻呢?”斯大林问道。

    “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不迟于两周之后就可开始进攻,”朱可夫说,“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大致到那时也能作好准备。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从多方面的情况看来,将拖到4 月中旬才能彻底肃清但泽和格丁尼亚地域的敌人,因而不可能同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同时从奥得河展开进攻。”“有什么办法呢!”斯大林说,“只好不等罗科索夫斯基就开始了。即使他迟几天也碍不了大事。”随后他走到书桌跟前,从一些文件中翻出一封信递给朱可夫阅读。信件来自一位外国的同情者。信中说希特勒的代理人与盟国的官方代表进行了秘密会谈,这些会谈表明,德国人建议盟国在德国同意单独嫡和的条件下停止对德作战。信中说,盟国似乎是拒绝了德国人的要求。然而德国人仍然可能对盟军开放通向柏林的道路。

    “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斯大林问道。但未等朱可夫回答,他又说:

    “我想罗斯福不会破坏雅尔塔协定,至于丘吉尔,这个人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他又走到书桌跟前打电话给总参谋长安东诺夫,令他马上前来,15 分钟后总参谋长来到了最高统帅的办公室。

    “罗科索夫斯基那里的情况怎样?”斯大林关切地问道。

    安东诺夫报告了但泽和格丁尼亚地域的局势和作战情况。接着最高统帅又问他,华西列夫斯基在柯尼斯堡地域的情况如何。安东诺夫又报告了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情况。

    斯大林把刚才给朱可夫看过的信,又默默地交给他看。安东诺夫说:“这是希特勒分子和英国政府当局秘密勾结的又一证明。”最高统帅对安东诺夫说:“你打电话给科涅夫,命令他4 月1 日带着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战役计划到最高统帅部来。到时我们一起研究实施柏林战役的计划。这两天,你和朱可夫再作些准备。”4 月1 日夜里,克里姆林宫灯火齐明,朱可夫元帅和科涅夫元帅应召来到斯大林办公室,安东诺夫上将和什捷缅科上将也在场。“我们刚向斯大林问过好,”科涅夫后来写道,“他就问我们:‘你们认为你们对最近的形势了解得很清楚吗?’”朱可夫和科涅夫回答说,他们认为,根据他们在各自的方面军可以得到的情报资料,对局势已经了解得很清楚。

    “给他们念一下这份电报。”斯大林对什捷缅科说。

    作战部长念了一份电报,内容是英美军司令部准备实施一次战役,以便攻占柏林。已经建立了由英国元帅蒙哥马利爵士指挥的主要突击部队。打算在鲁尔区以北沿着大部分英军部队与柏林之间的最短路线,实施主要突击。

    电报中列举了盟军司令部已经采取的几个初步措施,包括组织突击部队和集结军队。电报最后附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说,同盟国认为,关于在红军能够到达柏林之前攻占柏林的计划是非常切实可行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

    当什捷缅科读完电报,斯大林转过身来向朱可夫和科涅夫问道:“现在谁将要攻克柏林,是我们还是同盟国?”科涅夫首先回答,他向斯大林保证,苏军一定攻克柏林。

    “所以说你就是这个脾气,”斯大林似笑非笑,然后又直截了当地问道:

    “你怎样才能为这一目的建立一个突击集团呢?你的主力部队在你的南翼,因此你显然将不得不大规模地变更部署。”“斯大林同志,”科涅夫回答,“你可以放心,方面军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我们将在适当的时间内重新部署完毕,为进攻柏林作好准备。”这时朱可夫作了回答。他说,他已经为攻占柏林作好了充分准备,而且他指挥的无论兵力兵器都处于“饱和状态”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已经把攻击的目标直接对准柏林,况且离柏林的距离又最近。

    “很好,”斯大林说,“你们两人应该就在莫斯科这里,在总参谋部拟订出你们的计划,并在一两天之内向最高统帅部报告,这样你们回方面军去的时候,就可以随身带上已经得到全面批准的计划。”现在在莫斯科,这两个意志坚强的人,每人都希望使斯大林相信,应该采纳自己制定的最后突击德国的计划。朱可夫认为,他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部队能够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攻占柏林;而科涅夫则在继续进行活动,以便推翻最高统帅部早些时候关于让他的部队去攻占柏林以南地域的决定。总参谋部的一些成员建议,由两个方面军发动一次钳形攻势,可是这项建议既与朱可夫的正面突击的概念相冲突,也同科涅夫关于协同实施正面突击的建议相抵触。

    当4 月3 日上午再次召开会议时,斯大林听取了两位司令员的计划,然后走到挂图前,并在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之间画了一条线,从而解决了僵持局面。这条线的终点是在柏林东南大约37 英里的施普雷河上的吕本。据什捷缅科上将说,斯大林这时宣布:“哪个部队先到达这儿,哪个部队就参加攻占柏林。”科尼利厄斯·瑞安在《最后一战》一书中写道:“倘若斯大林把这条线从吕本再往前画,一直画到德国边界,标出一条科涅夫不可逾越的界线,那么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显然就不可能再参加进攻柏林的战斗了。”尽管“斯大林没说什么,但却默许了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可以表现主动精神”。虽然一句话没说,却向科涅夫的方面军开了绿灯。科涅夫觉得斯大林摸透了他的心思。

    正如科涅夫所说的,“斯大林心照不宣地号召进行一场比赛”,然后会议宣告结束。

    攻打柏林是一场艰巨的硬战,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就是对朱可夫这样身经百战的元帅来说,也丝毫不能掉以轻心。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战争过程中,我们从未攻取过像柏林这样坚固设防的城市。

    柏林的总面积几乎相当于900 平方公里。城市地下铁道和众多的地下建筑物使敌人得以实行广泛的机动。市区和郊区都为进行顽强防御作了细致准备。

    每一条街道、广场、胡同、房屋、沟渠和桥梁都构成这个城市总的防御体系的一部分。

    希特勒知道柏林战役将最终决定德国法西斯及其本人的命运。所以在1945 年2 月初,他便下令强迫当地居民、战俘和被强制到德国服劳役的外国工人,在奥得河一线和柏林周围构筑防御工事。他们在柏林以东建成三道防御阵地:第一道是北起沃林湖东岸,沿奥得河延伸到尼斯河一线。从此往西10 至20 公里是第二道防线,其中以泽劳弗高地为主要阵地。再往西10 至20公里为第三道防线。此外,环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