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海军统帅

    第八章 海军统帅 (第2/3页)

0 艘,战列巡洋舰11 艘,战列舰38 艘,巡洋舰113   艘,驱逐舰229 艘,炮艇、鱼雷艇68 艘,潜艇84 艘,总吨位约200   多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支海军力量。

    1914 年大战开始时,德国海军力量居世界第二位。它拥有无畏舰20 艘,战列巡洋舰7   艘,战列舰19 艘,巡洋舰53 艘,驱逐舰140 艘,炮艇、鱼雷艇55 艘,潜艇31 艘,总吨位约107   万多吨。它的舰队主力集中在赫尔果兰岛、基尔和成廉港。在波罗的海上,俄国海军建设计划尚未完成,德国有一支强大的“公海舰队”,因而德国在这里占有优势。大战开始时,德国在地中海有两艘军舰,一艘叫“盖本”号,一艘叫“布勒斯劳”号。这是德国最先进的战斗巡洋舰。它们伺机拦截英、法商船,威胁协约国海上交通。后来在英、法出动大量舰只追击下,这两艘军舰被迫逃往黑海,驶向君士坦丁堡,加入土耳其舰队。

    1914 年8   月4   日深夜,英国海军根据丘吉尔大臣的命令驶入北海,进入作战状态。当时,英国在海上总的战略意图是:一、切断德奥海上通道,并击沉其海外一切船舶,力图保持制海权;二、护送赴法的英国远征军和战略物资;三、保证通向海外各殖民地的航线和本岛沿岸的安全。此外,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依仗自己居于优势的舰队,欲完成这样一个海上作战计划:攻取波康和其他德国岛屿作为舰队的基地;控制赫尔果兰海域,然后进攻基尔运河,彻底歼灭德国舰队。如果这个计划实现,英国舰队便可进入波罗的海,配合俄国海军,在高柏林100   海里以内的地方登陆,并且可以争取丹麦参加联军对德作战。

    德国估计到,英国将运用强大的舰队对德进行海上封锁,因此计划在英国通向德国的重要海道上布雷,并运用潜水艇作战,以水面舰只小规模的进攻来配合,这样逐渐削弱英国海军力量,力求尽快达到与英国海军力量的平衡。然后,在海上总体战中消灭英国海军。海战初期,德国舰队在安的列斯群岛水域、印度洋和太平洋上展开了巡洋舰战役,打击协约国分散各海域的舰队和运送军火物资的商船,使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受到了沉重打击。

    这一度引起了英国海军指挥部的惊恐。

    在太平洋上,德奥共有八艘巡洋舰,都停泊在中国的青岛。大战爆发后,德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冯·比士为了避开英、日舰队的锋芒,寻找战机,便率其中五艘悄悄驶出青岛,到南美洲一带活动。1914 年11 月1   日,这支舰队在智利科隆尼尔海面遇到了由英国查理·克拉多克指挥的一支弱小舰队。黄昏时分,双方展开战斗。英主力舰“好望角”号被德舰击沉,克拉多克与舰上1400 多官兵一起葬身海底。另一艘英舰“蒙默斯”号也相继沉没。其余两艘见势不妙,仓皇逃遁。

    这次战斗使英国甚为震惊。丘吉尔决心报复。他随即派遣海军少将多夫顿·史特梯率领七艘战舰前往甫大西洋。这支舰队于12 月7   日抵达阿根廷附近的福克兰岛,与逃回来的两艘英舰会合。这时,英方通过电台侦察到德国舰队的行踪。12 月8   日,当德国舰队一心追赶逃敌的时候,遭到了埋伏在福克兰岛附近的英国舰队的伏击。德方本以为自己占优势,正想猛攻,不料,英舰愈来愈多,方知中计,但为时已晚。经过激烈战斗,德国“格尼森诺”号、“沙尔霍斯特”号、“来比锡”号以及“纽伦堡”号被击沉,只有“德累斯顿”号逃脱。德国舰队司令冯·比士和他的舰队同归于尽。经过1914年至1916 年的海上角逐,德国在外海的巡洋舰队便销声匿迹了。从此,“大洋上面安静了,德国的海战旗不再飘扬了”。

    在胜利的鼓舞下,丘吉尔决心在欧洲附近的北海海域与敌人进行决战,力图一举歼灭德国海军的主力。1914 年8   月28 日,英德主力舰队在北海赫尔果兰岛进行了首次海战。这天早晨,天气晴朗,海水如镜,英海军舰队分四队,从西北、正东和西南三个方向驶向赫尔果兰岛。赫尔果兰岛离德国本土仅30 海里,是基尔运河的咽喉。德国把基尔运河作为自己的海军根据地,在赫尔果兰岛上布置了364   门大炮,以守卫自己的海上门户。

    德国海军依仗岛上的火力,出动一小队驱逐舰和数艘巡洋舰应战。英国潜艇和驱逐舰向西北方向以假退为诱饵,使德舰中计,双方巡洋舰和驱逐舰的舰队在该岛西部展开激战。英舰队畏惧岛上的大炮,未敢深入而撤退。此后,德舰队发现英国只有潜艇和驱逐舰在附近活动,便误认为英主力舰已远去,就大胆出击。英舰队主力闻讯赶到。此时,面对占绝对优势的英国舰队,德舰队因退路已被阻隔而不得不迎击,投入这场毫无胜利希望的战斗。经过数小时的海上激战后,德巡洋舰“美因兹”号、“科隆”号和“阿利阿德尼”号被击沉。“斯恃拉斯堡”号受重创,还有一艘驱逐舰被击沉。德国舰队受到重大损失。

    1915 年1   月24 日,英德海军在北海的多格滩水域又进行了一次海战。

    这次德国海军出动重巡洋舰一艘,轻巡洋舰一艘,还有一个驱逐舰分队,来报福克兰岛海战失败之仇。德国扩大了赫尔果兰北面的水雷区域,然后以潜艇绕开,企图诱使英舰队进入水雷区域。但英国舰队侦察到了德国舰队的行动计划,避开水雷区绕道前进。双方交战于多格滩海域。这次海战结果,英国舰队仍占优势,以德国失败而告结束。德舰“蒲留歇”号沉没,“散得利兹”号、“毛奇”号和“特弗令格”号受创。同时,英舰“狮”号也受重创。

    英海军虽在北海经过两次海战,但战斗规模不大,丘吉尔的进攻计划仍未如期实现,于是在北海转为对德国封锁。到1915 年初,海战的中心移到了近东。帝国主义交战双方都极力争夺近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君士坦丁堡。

    德国企图通过德、土联盟,在经济上、政治上向波斯渗透,打击英国在中东的地位,威胁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同时阻挡俄国和英国、法国的联系。所以,德国一心想把君土坦丁堡变为向中近东扩张的桥头堡。

    英国海军转战近东的目的,正是为了打击德国在这一地区的活动,夺取加利波利,进入马尔马拉海,占领两个海峡。割断土耳其与德、奥的交通,迫使土耳其退出战争,并沟通与俄国的联系。1915 年1   月,实施这一作战计划的机会来到了。在土耳其公开加入德国一方作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