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马耳他要塞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三十章 马耳他要塞 (第1/3页)

    马岛要塞志气高,狂轰滥炸不弯腰;主动出击歼敌寇,岛上健儿逞英豪。

    马耳他岛与中东、北非在作战中的相互依赖关系,没有比1942 年更显而易见的了。在这一年中,该岛英勇防守,变成了为维护盟国在埃及和中东的地位而进行长期斗争的基石。

    马耳他岛位于地中海中央,是大西洋通往地中海东部和印度洋的交通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马耳他由五个岛屿组成,其中马耳他岛最大。这里海岸线曲折,长达100   公里;港湾水深、隐蔽,是理想的海军基地。全岛面积316 平方公里,人口32.2 万人。公元前1000 年,马耳他居民为古代胖尼基人。公元前218   年为罗马人统治。公元870   年后曾先后被阿拉伯人、诺尔曼人和欧洲骑士所占领。1798 年拿破仑军队曾入侵马耳他。1800 年被英**队占领,1814 年正式沦为英国殖民地,一个半世纪以来一直建有英国的重要海军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敌我双方争夺激烈,曾有“地中海钥匙”之称。

    在中东、北非艰苦的地面战斗中,每一阶段的胜负往往取决于交战部队越海运输物资的速度。对盟国来说,这意味着绕航好望角的长达两三个月之久的航程,时时有遭受潜艇袭击的危险,而且要使用大量的高级船只。对敌人说来,不过是从意大利横跨地中海的两三天的航程,只需使用适当数量的小型船只。但是,马耳他岛的要塞正拦在通往的黎波里航线的途中。它像一只猛虎随时可以捕捉过往的船只。

    在非洲争夺战中,丘吉尔曾利用马耳他要塞有力地打击敌人。英国的轰炸机、潜水艇和海面舰只就是从这个军事要塞出发,袭击德国和意大利向北非运送给养和兵员的船只的。

    1941 年8   日,准备运给隆美尔的给养和增援部队,大约有35%葬于海底;10 月,这个数字达到63%。11 月9 日,齐亚诺日记中悲哀地写道:

    “从9   月19 日以来,我们已放弃了向利比亚运送物资和人员的打算;每一次尝试都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今晚我们再作尝试。7 艘轮船出发了,护航的有2   艘万吨巡洋舰和10 艘驱逐舰……我们的船只全部——我说的是全部——被击沉了……英国人在葬送我们的船只之后,返回他们在马耳他的港口。”事情就是这样明摆着的,德国人要征服埃及,确保非洲,关键在于马耳他岛。

    1942 年,敌人对马耳他岛空袭,声势加剧,该岛形势岌岌可危。1   月间,当隆美尔的反攻得利时,希特勒又给凯塞林元帅增加了若干中队的飞机,供西西里基地使用。德国决定要使马耳他岛失去作用;如果可能的活,还要摧毁英国在地中海东部的舰队。这个决定立即收到了效果。1941 年底,英国损失了三艘战舰,一艘航空母舰,两艘巡洋舰以及几艘驱逐舰和潜水艇,余下的舰只被逐回埃及基地。几个星期之中,马耳他日夜遭到上百架德国飞机的狂轰烂炸。这就使轴心国的供应顺利运出,1   月间没有损失任何船只,使隆美尔得以重整旗鼓,大举进攻埃及。

    2 月间,雷德尔海军元帅想要让希特勒相信在地中海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重要性。2   月13 日,即德国战列巡洋舰成功地通过马耳他海峡的次日,他发觉“元首”有采纳建议之意,他的游说终于获得了某些成功。希特勒批准了隆美尔进攻尼罗河的“阿伊达计划”,同时也批准了抓住时机用伞兵占领马耳他的“大力神计划”。德国插手北非和地中海,在开始时,只是作为一种纯防御性的措施,以便支持他们那个懦弱无能的同盟者免遭失败;而现在则改变观点。把它当作一种攻势手段去摧毁英国在中东的势力。

    雷德尔详述了亚洲事态的演变以及日本势力侵入印度洋的情况。在谈话过程中,他说道:“苏伊士和巴士拉是支持英国在东方地位的两根西部的支柱。如果这些据点在轴心国协力一致的行动的压力下崩溃,则将为英帝国带来悲惨的后果。”希特勒被这番话打动了。直到现在,他对支援意大利人这种徒劳无功的事很少关心,现在他又同意雷德尔去推进他征服整个中东的庞大计划。雷德尔海军元帅坚持认为马耳他岛是中东的咽喉,极力主张马上准备运输船只,猛攻该岛。

    他在报告中写道:“地中侮的有利形势在目前是如此显著,恐怕将来不会再次出现。所有的报告证明,敌人正以巨大的努力把现有的增援部队源源运往埃及。……因此,尽早攻取马耳他岛是刻不容缓的事。此外,对苏伊士运河发动进攻,不得迟于1942 年。”作为一个略逊一筹的代替办法,雷德尔建议:“如果轴心国不占领马耳他岛,德国空军就必须以目前的规模继续对该岛进行空袭。单凭这种空袭就足以阻止敌人在该岛重建进攻与防守的力量。”希特勒和他的军事顾问们不喜欢从海上运送部队袭击该岛的计划。直到最近,希特勒才下令最后取消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而这一计划从1940年一直拖延到现在。一年以前,他所珍爱的空降部队在克里特岛被歼,这是一种令人灰心的因素。不过,这一次希特勒和他的军事顾问却一致同意攻占马耳他岛,并主张海、空军一齐出动,不迫使马耳他岛投降,至少也得使该岛的防御和种种活动陷于瘫痪状态。

    在敌人海、空军猛烈的袭击下,英军损失很大。2   月间,由三艘船只组成的运输船队因敌人的空袭而受到损失。3 月间,挂着维安海军上将旗帜的“水上女神”号巡洋舰被敌人潜艇击沉。到5   月,马耳他岛便有发生饥馑的危险。

    为了确保这一要塞,丘吉尔命令海军不借任何代价去送给养。3   月20 日,四艘商船在亚历山大港启航,由四艘轻巡洋舰与一支小舰队组成的强大护航队护送。这时海军上将维安在“克利奥帕特拉”号上担任指挥。到22 日早晨,敌人开始空袭,意大利的重型军舰也同时逼上前来。“尤里路斯”号当即发现北面有四艘军舰,于是英国海军上将立即掉转舰首迎击,而运输船队则在烟幕掩护下向西南方驶出。英国舰只在以寡敌众而同时又遭受德国轰炸机猛烈轰炸的情况下,进行了一场英勇而又出色的战斗。在暴风雨的气候中,把敌人最强大的一支战列舰队打得狼狈不堪,而这支战列舰队还有两艘重巡洋舰、一艘轻巡洋舰和十艘驱逐舰的支援。虽然“克利奥帕特拉”号和三艘驱逐舰均被击中,但却一直坚持激战到底。

    3   月25 日,丘吉尔首相对这场果敢而又出色的战斗予以嘉奖。他在电报中说:“海洋中最强大的现代化战列舰队之一,还有两艘重巡洋舰、一艘轻巡洋舰和一支舰队的支援,竟被英国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在光天化日之下,用鱼雷和炮火重创而溃逃。这构成英国海军史上最光辉的篇章,值得不列颠民族向参与战役的各级官兵、特别是司令官致敬。”这支运输舰队虽然闯过第一道难关,但驶近马耳他岛时又遭到来自西西里方面的敌机的猛烈袭击。“克兰坎贝尔”号和“布雷肯郡”号在距目的地只有8   英里时相继被敌机炸沉。其余的两艘驶入港口,但正在卸货时又被炸沉。四艘船只所运的2 ·6 万吨物资中,只有5000 吨左右运上了岸。马耳他岛在以后的3   个月中没有得到接济,在敌人连续狂轰滥炸的打击下,该岛的码头和港内的舰只遭受莫大的损失。海军舰只已无法利用该岛作为基地,而所有能够行驶的船只在4   月底前均撤走了。

    英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