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总统特别助理

    第三十三章 总统特别助理 (第2/3页)

作是并不困难的。”

    哈里是戴维·霍普金斯和安娜·皮克特的五个孩子中的第四个。他家的一位老朋友罗伯特·克尔说过:“凡是对遗传学有兴趣的人,哈里是最好的研究材料,他是他父母性格的混合物。”戴维·霍普金斯,人们都叫他“奥尔”和“老爹”,他是一个可爱、老练、随和但又没有一定主意和得过且过的人。他不论住在哪里,总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公民之一,但他从来不在一个地方长期定居。他前前后后换过不少工作:当过报差、矿藏勘探员、马鞍匠、旅行推销员,还开过小店铺,但他的主要乐趣是滚木球戏,他在这方面有专长,而且靠打赌赢过不少钱。戴维不论干什么买卖,他用的信笺顶上总印着“生意兴隆”几个字,这表现了一种雄心勃勃的乐观主义气质。他的儿子哈里也继承了一些这种气质,尽管他有时难免疑虑不安,但最后总是重又燃起热烈的希望。

    当哈里·霍普金斯从格林尼尔学院毕业不久,正赶上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曾先后打算进陆军、海军或海军陆战队服役,但因左眼视网膜分离未能入伍。最后他加入红十字会,被派往新奥尔良,指导墨西哥湾分会的工作。在这里显示了他的才华和超凡的工作能力。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提升,指导东南部各州整个红十字会的活动,总部设在亚特兰大。1921年,他回到纽约,立刻通过他的老朋友约翰·金斯伯里找到了一个职业,担任改进纽约市卫生状况协会的主任。

    霍普金斯第一次见到罗斯福是在1928年的竞选运动中。这一年艾尔弗雷德·史密斯竞选总统,罗斯福竞选纽约州长。这次会见给霍普金斯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他从无线电广播中听到罗斯福为史密斯所作的“快乐的勇土”提名演说时便大为激动,那时史密斯是霍普金斯崇拜的偶像,霍普金斯曾为他奔走呼号。但是,对罗斯福来说,与这位面黄肌瘦的社会工作者会见,不过是多握一次手而已。但其后,霍普金斯日益引起了罗斯福的许多朋友和罗斯福夫人的注意,罗斯福夫人对福利工作一向是很关心的。

    霍普金斯所以对罗斯福产生迷人的兴趣, 是从1931年8月28日听他在州议会发表的一次演说开始的。在这篇演说中,透露了这位年轻州长的最基本的社会哲学思想。罗斯福说:“什么叫国家?国家就是一个有组织的人类社会的合法代表,它是这些人为了互相保护和过幸福生活而创建的。”“国家的责任之一,就是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至不靠别人的帮助连最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这一职责是每一个文明国家所公认的。”罗斯福强调指出,“政府对这些不幸的公民理应给予帮助,这不是什么恩赐,而是一种社会责任。”

    为了实现这些,罗斯福采取的第一个措施,是在纽约州成立了临时救济署。霍普金斯担任了这个救济署的主任。当时经济危机日益恶化,就业问题每况愈下,需要救济的人越来越多。后来霍普金斯通过以工代赈,发动群众生产自救,对缓解失业问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了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有力助手。后来罗斯福当选了总统,他也因此而一步登天,走上世界政治舞台。但在未来的12年中,他的薪金却比1932年还低。然而,在这几年的政府工作中,他为救济别人而支付的公款却高达90亿元。

    霍普金斯不仅是一位救济工作的能手,而且还是一位业余诗人,在此期间他写了一些诗篇。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瞧这雪——瞧啊,

    快来瞧呀,

    它像我的床铺一样白。

    这皑皑白雪就是一张床铺,

    在它冷冰冰的怀抱中安眠,

    爬到它洁净的覆盖下安眠吧。

    最好就在这宁静的白雪下安眠吧。

    何必站起身来另找睡处。

    瞧这雪——瞧啊;

    快来瞧啊,

    它像我的床铺一样白。

    还有一首,表现了他对祖国始终不渝的爱,以及他对货币兑换商的态度:

    在炎热的6月,一行行玉米排得又长又直。

    衣阿华的玉米可说是用温情的手培育的,

    它那金黄多汁的姿态是柔和的,

    它那金黄的色泽是美好的,

    衣阿华人对待玉米就像老练的银行家注视着自动收录器中的股票行情,

    太湿——太干——霜冻太早——太迟。

    衣阿华农民总是在暗中注视着。

    霍普金斯的救济工作虽然博得了穷人的拥护,但却受到富户和商人的怒骂和批评。《华盛顿邮报》曾发表过一位弗吉尼亚妇女写的诗,最后几行是:

    虽然我们还在付税,

    霍普金斯先生!

    我们正在磨我们的斧头,

    (霍普金斯先生)

    边用我们的拇指试试它是否锋利——

    现在我们要老实告诉你

    我们不是什么他妈的笨蛋,

    霍普金斯先生!

    反动势力拼着老命,想依靠他们昔日的“威望和影响”重整阵容。他们的主要希望是要在群众心目中把新政与莫斯科联系在一起。把“**”这顶帽子扣到罗斯福政府的头上,尤其是霍普金斯头上。《俄克拉河马日报》驻华盛顿记者写道:

    “美国政府的第二号人物,现在就是尖酸刻薄的哈里·霍普金斯,是在社会救济工作方面大权独揽的人物,也是罗斯福总统的亲信。”

    “虽然他不是内阁成员,虽然他的职务是‘临时’的,他的部门不用说也不是属于‘紧要’的一类,但是这位喜欢吵架的先生权力之大,几乎超过了罗斯福身边的其他任何人。”

    《芝加哥论坛报》曾在报头地位发表了一篇重要社论,霍普金斯把它放大了,还装上镜框子。在《把坏蛋们撵出去》的黑体标题下,该报社论说:“霍普金斯先生是个顽固分子,他之所以在新政中占有显著地位,就是由于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多的钱花在最荒唐的事业上;在这方面,华盛顿的任何胡闹分子都是望尘莫及的。”

    在战争期间,霍普金斯不仅受到国内孤立主义者的反对,而且还成了德国法西斯攻击的主要目标。德国人在其对美国的宣传中,充分利用霍普金斯,扬言他为了捍卫英国帝国主义和苏联**,正在使他的国家陷于介入战争的处境。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把霍普金斯描绘为西方野蛮主义的工具,处心积虑要由华尔街来奴役欧洲,把欧洲古老的文化降低到好莱坞的水平。由于纳粹宣传中这样重视霍普金斯,结果反而提高了他在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霍普金斯的个人生活也是不幸的。1932年他与一位名叫巴巴拉·邓肯的女士结了婚。他们婚后的生活是幸福的,但不幸的是这位短命的夫人于1937年患癌症死去,从此霍普金斯一直独身。 直到1942年7月30日,在朋友们的劝促下才又和路易丝·梅西结婚。婚礼是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举行的,由罗斯福总统担任男慎相。主持婚礼的是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的拉塞尔·克林奇牧师。在场的有罗斯福夫人,霍普金斯的三个儿子和他的女儿,梅西夫人的直系亲属,马歇尔上将和金海军上将等。一般人可能认为,一向紧追着霍普金斯不放的那种仇恨现在会暂时收敛一些吧!不,如果这样想,那就错了。自从他结婚以后,对他的恶毒攻击更是变本加厉了。

    扑面而来的攻击就是所谓“游艇事件”。婚礼之后两周,参议员普伦蒂斯·布朗接到他的选民的一封揭发信。信中叙述的故事说,有一个名叫弗吕豪夫的,向政府表示愿意出售他的停泊在底特律码头的私人游艇,因此政府征用了,但迟迟没有把它改装作为海军之用。经过调查才发现,所以推迟改装工作,是为了让总统的特别助理哈里·霍普金斯同他的新娘子能够荡漾在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