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鼓吹南进

    第十章 鼓吹南进 (第2/3页)

“请你问他吧!”

    松冈对他同苏联签订和平条约一事,早已胸有成竹,但使他感到不解的是,他听到曾向他提出签订“四国联盟”这个主意的里宾特洛甫说:“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签订这样一个条约?请记住,俄国是从不白给东西的。”永井认为,这是一个警告,但松冈的热情并未减退;日本驻德国大使大岛浩私下告诉他,德国和苏联可能不久就要开战,但他还是那么热心。甚至在他离开柏林前往莫斯科的途中,得悉德国已入侵南斯拉夫时,这位外相还在兴致勃勃地对他的秘书加懒俊一说:“与斯大林签订的协定已在我口袋中!”

    果然如他所愿,在他抵达莫斯科一个星期后,就在克里姆林宫与苏联政府签订了一个“中立条约”。在庆祝签字的宴会上,松冈向斯大林敬酒,并说了一些其他外交官不可能说的话。“条约已经签订了,”他脱口而出,“我不说谎,如果我说谎,我把脑袋给你。如果你说谎,那我一定会来取你的脑袋。”斯大林冷冷地反驳说:“对我国来说,我的头是重要的。你的脑袋对你们国家也是重要的。所以,我们都小心地让脑袋长在肩膀上吧!”这番话弄得松冈很尴尬。

    此时,在世界的另一侧,松冈的驻华盛顿大使野村吉三郎,正与美国国务卿赫尔进行着努力修补日美关系的谈判。原因是日本加入德、意、日三国同盟后,美国立即进行报复,宣布把各种战略物资和航空汽油对日本实行禁运。当时,美国国内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意见纷坛。主张进行干预的人认为,他们国家的前途和最终的安全,取决于帮助受害的国家粉碎法西斯的侵略。

    为此,他们刚刚设法在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使美国承担了义务向轴心国的敌人提供“除了开战以外”的援助。支持这个措施的有“英国拥护团”以及亲友在欧洲遭受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迫害的少数民族。反对这一措施的是:查理斯·林德伯格的右翼“美国第一主义者”、参议员博拉和德美同盟以及历来主张孤立主义的中西部人士,这些人虽然同情被侵略的国家,但却不愿参加真枪实弹的战争。

    日美会谈初期,首先由日本方面起草了一个《日美了解协定草案》。协定中最重要的几条关系到中国,其中日本许诺:如果美国承认满洲国,如果蒋介石政府与汪精卫领导下的南京伪政权合并,那么日本就从中国撤军。赫尔没有对日本的草案正面发表评论,只是笼统他说,美国最关心的是,日本政府应该事先作出明确保证:它愿意并且能够执行一个关于和平解决各种问题的计划,放弃其目前用武力实行军事征服的政策。

    外相松冈反对同美国进行谈判,他把协定草案一事通知了希特勒,并在等待希特勒的意见。松冈向德国大使奥特将军保证,如果美国参战,日本肯定也要参战。尽管如此,希特勒还是怀疑松冈。他对墨索里尼说,松冈是个天主教徒,但也向异教的上帝献祭,“可以得出结论,他是既有美国圣经传教士的虚伪,又有亚洲日本人的狡猾”。

    5月8日,松冈拜谒天皇说,如果美国加入欧战,日本应该支持轴心国,进攻新加坡。他预言,在华盛顿的谈判将一事无成,如果谈判竟能成功,那也只意味着要牺牲德国和意大利才能安抚美国。“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恐怕不能在内阁留任。”

    美日会谈由于双方各不相让,加上美国截收到的日本密电,就变得更为严重。外交电报本应是破译不了的,但它却被美国专家们破译了。日本政府发给驻各国外交使团的密电,不断地被截收和破译。这项工作是在“魔术战役”的代号掩护下进行的。因此,赫尔通常在开会前就能知道野村的想法。

    此外,由于赫尔对日本人永远挂在脸上的“冷冰冰的”微笑感到讨厌,他总是讥讽或嘲笑日本人的点头哈腰和讲话时的“吸气音”。因此,赫尔的首席顾问霍恩贝克博士就很容易使这位国务卿相信:日本人是不可靠的,如果与日本人达成任何妥协,都将是背叛美国的原则。

    在这些艰难的日子里,虽然赫尔和野村力图消除分歧,不过进展甚微,在东京,松冈不论公开或私下都在发表挑衅性的言论。5月14日,他对美国大使格鲁说,希特勒不向美国宣战一举表现了他的“巨大耐心和慷慨”,美国攻击德国的潜艇迟早会导致日美开战。美国应该做出“有丈夫气概、正派和合情合理的事,光明正大地向德国宣战,而不是在中立的幌子下进行战争活动”。3天以后,他又写信给格鲁,解释他“与众不同”的态度。他说,他是从1000年、2000年、甚至3000年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假如人家认为他神经不正常,他也毫无办法,因为他生来就如此。

    6月21日,美国国务卿终于对日本的提案作出了正式的回答:“日本必须放弃三国同盟条约。”此外还拒绝了日本提出的一些其他要求。近卫及其内阁对美国的答复甚为震惊。尤其使松冈激怒的是,赫尔在答复的同时还发表了一篇口头声明。大意是说,近日来,某些日本官员发表的公开言论似乎成了谈判道路上无法克服的障碍。松冈认为这是对他进行的人身攻击,并把它作为完全停止华盛顿谈判的理由。第二天,6月22日,星期日,希特勒入侵苏联,日美双方的会谈就由此暂时搁浅了。

    德国入侵苏联,成了全世界最关注的问题,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愤怒谴责希特勒背信弃义的侵略行为;而西方国家却竭力利用这一事件为自己打算。在这方面,美国和日本表现得尤为积极。美国海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预测,“希特勒大概6个星期到两个月就可打败苏联”。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在日记中写道:“我不禁觉得,如果我们立刻利用这个事件,能给我们和英国提供一个大好时机。”然后他对罗斯福说,他认为,德国只要1个月到3个月就可消灭苏联。格鲁大使认为,德国对苏联的进攻只能对美产生好处。他在日记中写道:“让纳粹和**就那样去互相削弱吧,民主国家不久就可占上风,最少能从目前的危险中解救出来。”

    星期天下午4时,希特勒进攻苏联的消息传到了东京。松冈对此喜出望外,几分钟后,他给宫内大臣木户侯爵打了个电话,请求谒见天皇。不到一小时之后,松冈拜谒天皇,很明显,他陈述的问题并没有和首相近卫谈过。

    他坚信德国能迅速击败俄国。他建议日本立刻进攻西伯利亚,推迟南进。天皇感到惊异,因为这个方针意味着朝两个方向扩张,他要松冈同首相商量。

    就在松冈拜谒天皇   3天以后,在近卫召开的由军政要员参加的联络会上,松冈力主进攻苏联的意见,遭到了以东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