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紧锣密鼓

    第十三章 紧锣密鼓 (第3/3页)

约800海里的海面。在这里,在偷袭的前一天,各舰只最后一次加油,傍晚则朝南向目标驶去。天一亮飞机就起飞了。

    为了协调这次偷袭的统一行动,联合舰队确定由“赤诚”号飞行队长渊田美津雄中佐统一指挥。这位39岁的侵华老兵,在空中已经度过了3000个小时。他的特长不在他的飞行技术,而在于池具有超群的领导能力。根据航空参谋源田提供的方案,他们攻击的主要目标是舰列,即停泊在珍珠港中间的福特岛旁边的两排战舰。首先,由水雷飞机俯冲轰炸外排军舰,内排则由高空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解决。草鹿认为,如果没有精确的瞄准器,第二轮的攻击是不可能成功的。还需要有能穿透厚层甲板而不会提早爆炸的炸弹。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可以阑从德国人那里抄来的97型瞄准器,靠勤练来弥补它的性能不稳定的缺陷。对第二个问题,源田和工程技术人员最终找到了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即把战舰炮弹改装成炸弹,把外层大大加固,使它在碰击后不会马上爆炸。

    大概就在山本认真考虑偷袭珍珠港的同时,东条又命令侵华部队中的3个师进行热带作战训练,为了有效地进行这一工作,日本参谋总部还在台湾建立了一个特种战术研究部,其任务是在半年内收集有关在东南亚进行热带作战的资料。这个研究部由林义秀大佐指挥,但真正的推动力则来自有争议的迁政信中佐。迁这个人行为古怪,一次出于道义上的愤怒和冲动,他放火烧掉了一   家艺妓馆,当时有许多同僚在里边作乐。他圆脸秃顶,一对小眼睛   不时在眨动,看上去和别的参谋军官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但他那种炽热的情绪在青年军官身上唤起了狂热的献身感。他们把他敬为日本的“战神”、“东方的希望”;但反对侵略战争的人却把他称为法西斯的狂徒和武十道的   疯子。1941年1月1日。这个奇特的人物来到了台湾,据传,他是被东条放逐到那里去的。他一到那里,就专心致志地研究未来的马来亚之战。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从各个渠道得悉,新加坡这个岛屿与马来亚半岛顶端只有一条1100码长的堤道相连.如果从海上进攻,它是攻不克的堡垒;假若从背后进攻,它就毫无防御能力。

    6月间,在日军占领下的中国海南岛,在林义秀和过政信的带领下,秘密训练开始了。目的在于试验以最近收集到的情报为依据的新的理论。从前认为,在热得令人窒息的热带气候中.如果连人带马挤在运输舰内.那就等于自杀。让深信,这不过是个训练问题和军纪问题。他把成千上万的全副武装的士兵装入炎热的船舱,让他们3人睡在一张长6英尺、宽3英尺的席子上。

    在华氏12O度的高温下,只让士兵喝少量的水,就这样把他们关了整整一个星期。这些骨瘦如柴的士兵。在最坏的条件下携带着马匹和装备,成功地在开阔的海滩上登陆,最后用一营步兵,一个中队炮兵和一连工兵,进行了实战演习。当时,万事俱备,只欠登陆点的海岸的地形和潮水涨落的情报了。

    为此,过把他的来去无踪的间谍网成员朝枝派进了马来亚。对珍珠港进行偷袭的飞行训练,在日本闷大岛屿中的最南端的九州岛上加速进行。九州这个地方,以活火山、人的好战精神以及盛行娟妓而著称。除了参与策划的人员外.包括母舰舰长在内,谁也不晓得未来的目标在何处。

    佐世保空军基地的战斗机驾驶员,只知道他们正在为需要4艘母舰的飞机倾巢而出的大规模空袭作准备。轰炸机则集中在沿海岸向南约150英里的富高空军基地。在这里,飞行员专门进行夜间轰炸训练和投弹准确性的训练;作为目标的木筏拖动时,在海面上犁出了层层浪花。

    高空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的驾驶员,则在南方鹿儿岛海湾附近训练。这些飞机飞越鹿儿岛市背后的5000英尺高的一座山,然后直冲下来紧贴着山形屋百货大楼和车站的屋顶飞过,躲过电杆和烟囱,飞至码头上空时,突然把高度降至25英尺。此时,投弹员拉动套环,以示对在300码外的防波堤(舰列)施放了鱼雷。源田所以选中鹿儿岛进行训练,是因为鱼雷轰炸机飞行员,在这里会遇到将来他们袭击珍珠港时要碰到的大多数问题。这些飞机将不得不在烟囱和建筑物的丛林上空飞行,就像在鹿儿岛一样,然后要突然降低高度和速度,以便从极低的高度向舰列投放鱼雷。源田之所以坚持要进行这种自杀式的低空飞行训练,是因为珍珠港水浅,如果鱼雷从通常的高度投放,它就会一头扎进水底。就是在25英尺的高度投放,源田还嫌太高,他死死缠住横须贺海军基地的专家们,要他们研制浅水鱼雷。

    在风景壮丽的弯弯曲曲的四国岛海岸附近,一支海军部队也在针对“Z”作战计划的另一方面的问题进行训练。这种训练之神秘使当地居民摸不着头脑。每天早晨,19名海军少尉驾着渔船,向三帆湾驶去,渔船后边拖着长约80英尺雪前形状的物体,用帆布盖着。傍晚,这些渔船连同帆布覆盖着的神秘物体,陆续返航。原来帆布覆盖着的物体,就是两艘小型潜水艇。驾驶员们使潜水艇偷偷地通过海湾的出口,演习如何对美国战舰进行鱼雷袭击,但是,连他们的教官也不知道这就是假设的珍珠港。

    经过数周的刻苦训练,轰炸的结果非常可观,命中率高达80%。最后一个技术问题,即找到合适的鱼雷问题,也由爱甲文雄大佐解决了。爱甲文雄是横须贺的一位鱼雷专家。他用飞机平衡器做成木翅,安装在鱼雷上。在鹿儿岛海湾经过数十次试验后,80%的鱼雷都适宜于在珍珠港内的浅水中使用。现在的问题是要在进击前赶制出这些木翅。

    11月5日,山本根据参谋总部的指示发布了“联合舰队绝密一号作战命令”。这份命令长达151页。它概括了敌对行动开始后的第一阶段内海军的战略,它不但包括对珍珠港的袭击,还包括对马来亚、菲律宾、关岛、威克岛、香港和南洋差不多同时进行的袭击。山本把所有飞行队长都集中在他的旗舰上,把袭击珍珠港的计划告诉了他们。山本说:“你们不能小看敌人,美国不是一个平庸的敌人,它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劲敌。”在24小时内,这位舰队司令又发布了第二号命令,把敌对行动计划的时间初步确定为   12月8日。从此,日本海军和陆战队进入临战状态!

    在紧迫的内外形势下,为了对国民进行战争动员,东条于昭和16年(1941年)11月16日,召开了第七十七次临时会议。他在会上发表了所谓“铁石般的斥敌壮语”的好战演说,他强烈谴责英、美阻碍日本进行侵略扩张;他号召国民精诚团结,节衣缩食,为1亿国民齐上阵大声疾呼。东条说,“百议不如一行”,要大家拿出实际行动。他不顾国民反对,在9分钟之内,强令议会通过了追加38亿日元的临时军费的预算案。他强调,现在已进入紧急关头,要求全体军民为完成“大东亚共荣圈”,为称霸世界作出贡献,正是:

    紧锣密鼓齐动员,万事俱备箭上弦。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如果觉得《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东条英机》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