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偷袭珍珠港

    第十六章 偷袭珍珠港 (第2/3页)

来,它将使美国人民团结起来。

    在国务院休息室里,野村和来栖急不可耐。直到下午2时20分才被引到了国务卿的办公室里。赫尔冷冷地与他们打招呼,拒绝握手。也没有请他们就座。

    “我奉命应在下午1时向您递交这个答复。”这位日本海军将军一面用抱歉的语气说,一面把照会递过去。

    “为什么要在下午1时交给我?”赫尔面孔严肃、铁板。

    “原因我不清楚。”野村回答。

    原来,早在12月2日,以东条为首的日本军部最后确定12月8日(东京时间)发动战争,但为了麻痹美国,掩护突然袭击,以收出奇制胜之效,日本政府仍训令野村、来栖继续谈判,并警告他们不要使对方产生谈判已破裂的印象。直到12月6日20时30分,日本政府才把对美通牒发给野村,全文共分14段,陆续发出,至7日16时发电完毕。日本政府要求野村子华盛顿时间7日13时交给美国政府,即计划在进攻珍珠港之前20分钟通知美方,但由于日本大使馆译电、打字耽误了时间,所以当野村和来栖走进赫尔办公室并把对美通碟交给他时,正是华盛顿时间7日14时20分,即在日本第一批飞机开始袭击珍珠港之后1小时。

    日本的这个通牒既未宣战,也没有断绝外交关系,只是在最后一段说:

    “鉴于美国政府的此种态度,帝国政府不得不认为即使今后继续谈判,也不   能达成协议。特此通告美国政府,表示遗憾。”

    由于赫尔已知道了这个通牒的内容,他迅速读完这个文件之后,两眼盯着野村和来栖厉声地说:“告诉你们,我在过去9个月里同你们所有的谈话完全有案可查。我供职几十年,从未见过一份如此卑鄙的弥天大谎和歪曲,我在今天以前从来也没有想到在这个星球上,竟然会有一个政府能说得出口。”

    日本大使想开口说点什么,但是赫尔把手一抬,朝门口扬一扬脸,示意他们出去。野村尴尬地走到赫尔面前说了声再见,就灰溜溜地走了。但就在这两个日本人低着头转身向外走的时候;赫尔轻声说出了一句他田纳西家乡骂人的话:“无赖加屎虫!”

    晚上,美国助理国务卿阿道夫·柏利把两个日本使节软禁在一家豪华的饭店里。野村大使要求给他一把武士刀,柏利拒绝了。野村一自杀,美国驻日大使格鲁就有生命危险。

    当晚8时30分,内阁在白宫二楼开会。罗斯福坐在他的办公桌后面,阁员们脸朝着总统围成半圆形而坐。总统用庄严的语气宣布,这是自当年内战爆发时的那次会议以来最严肃的一次内阁会议,他首先列举了珍珠港的损失。这次太平洋舰队有18艘舰只沉没或受重创,188架飞机被毁,159架炸坏,美军死亡2403人,重伤和失踪2233人。但总算逃过了更大的浩劫,因为航空母舰幸亏出海去了,而且日本轰炸时漏掉了海军船坞内的油库和潜艇库。然后,罗斯福用缓慢的速度宣读了他打算在次日中午向国会提出的文告。

    陆军部长史汀生认为,文告写得有力,只是文内没有谈到日本“过去的肆无忌惮的行为,而且丝毫没有联系到德国”。史汀生主张趁国民怒火犹旺的时候向德国宣战。总统拒绝了,但是他答应在两天后把整个问题诉诸国民。

    快到9时30分时,国会的领袖们进来了,罗斯福把夏威夷发生的事情坦率地告诉了他们。听的人一动不动地坐着,一片沉寂。罗斯福说完后,参议员汤姆·康纳利问美国的舰队怎么会如此“睡在梦里”。其他人仍然一言不发。

    历史证明,美国遭受这次打击完全是咎由自取。美国统治集团对于日本侵略者长期以来实行绥靖政策,对于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采取纵容态度,妄图利用日本军阀的刺刀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和北进去攻打苏联。在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之后,美国政府不仅不去制裁日本侵略者,反而公开声明要保持“友好公正的立场”,为日本大力输血。正如美国历史学家米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一书中所写的:“日本多年来一直利用从美国得到的物资建立海军和陆军以打击美国——当它反对我们的作战计划完成时,它就用这些东西反过来对准我们开枪。”美国姑息养奸,纵虎贻患,到头来自食其果。

    其实,日本袭击珍珠港是预谋已久的。早在1940年11月,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就向日本政府提出建议,日本南进的主要障碍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只有粉碎这支舰队,南进才能取胜。1941年1月7日,山本写信给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正式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设想,主张在美国舰队主力大部分停泊在珍珠港的情况下,以空军彻底击溃它。美国大使馆从秘鲁外交官和其他方面得到了这个情报。1月27日,美国驻日大使格鲁把这个重要情报电告国务院。第二天赫尔就把它转告了海军部和陆军部。同时,海军部长诺克斯也早就预料到:“同日本的战争,极有可能是由其对珍珠港的舰队或基地的突然袭击而开始。”

    尽管如此,美国总统罗斯福却认为:“日本人的策略将是避免同美国发生冲突,他们既不会进攻菲律宾,也不会进攻夏威夷,而是将向泰国、法属印度支那推进,深入中国腹地,并且还可能进攻马来海峡。”他还认为:“日本人在适当的时机将要进攻俄国。”甚至就在12月6日下午日本进攻珍珠港前夕,罗斯福还在给日本天皇写信,呼吁和平。

    罗斯福等人的这种错误的战略思想,使美**政要人完全丧失了警惕性,以致对临战前夕的许多异常现象麻木不仁,熟视无睹。

    在珍珠港上空,按驻地陆海军共同防御作战计划规定,陆军部队应在周围20英里巡逻侦察,海军应在周围700—800英里巡逻侦察。但据后来珍珠港事件调查委员会查明,在   12月7日以前的一段时间里,当地陆海军部队都没有执行这项规定。

    在瓦胡岛北边的一个雷达站里,雷达兵洛卡特和埃利奥特在7日早晨7时2分,发现荧光屏上出现了一堆堆闪闪发光的斑点,他们以为机器出了毛病,但反复检查都没有故障,又继续观看。7时20分,他们打电话向陆军情报中心报告:“自北向东3度,221公里的地方有大批飞机!”值班军官泰勒中尉断定是“自己的”飞机,这个小小的官僚主义者回答道:“把这件事儿给忘了吧!”谁知这件事竟载入战争吏册,成为永远难忘的历史教训!

    珍珠港事件促使了美国人的觉醒,罗斯福总统深感内疚。他认为这是美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他决心把这一事件诉诸美国议会,并以此教育美国人民团结起来,打击法西斯侵略者。

    次日   (星期一),参、众两院根据总统的建议,举行紧急会议。正午刚   过,议员们就鱼贯进入众议院大厅。在挤得满满的旁听席里坐着罗斯福夫人。

    坐在她旁边的是总统请来的另一位战时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夫人。快敲   1点钟的时候,全体议员进入大厅。众议院议长萨姆·雷朋敲槌请场内肃静,接着便高声呼喊,“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罗斯福随着喊声由他的儿子詹姆斯扶着慢步走入会场。总统翻开一个黑皮记事本,开始宣读:“昨天,1941年12月7日———个将永远负着耻辱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突然遭到日本帝国海空部队的蓄意进攻……”

    这篇讲话历时几分钟,频频为掌声所打断。最后总统说:“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和懦怯地发动进攻开始,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就已存在着战争状态。”罗斯福在如雷的掌声、欢呼声和激动的喊叫声中合上了记事本。这是他自担任总统以来第一次代表了全体美国人民讲话。美国宣布了全面战争,从此正式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2月8日,英国也宣布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9日,中国国民党政府在中日战争已进行了4年之后才正式对日本宣战,10日又对德国宣战。接着对日本宣战的还有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

    在日本方面,以东条为首的法西斯政府,虽然对珍珠港和南亚已经发动了进攻,但还没有宣布战争。在日出前一小时东条召开的内阁会议上,海军大臣鸠田繁太郎报告了珍珠港的战果,同时提醒众阁僚,轰炸机飞行员不免言过其实,不可全信。会上匆匆草拟了宣战诏书,由阁员们署名后送往枢密院。

    东京时间7时整,日本广播公司正式广播了日本南进的紧急新闻。消息说:“大本营陆海军12月8日上午6时宣布,帝国陆海军于今日天明以前在太平洋同美军和英军进入战斗状态。”这条消息通过架设在大街上的广播喇叭传开了。行人止住脚步,惊呆了。接着,喇叭里放送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