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逮住金翅雀

    第六章 逮住金翅雀 (第2/3页)

徒生动手写一部描写某小城市的一个裁缝的儿子克里斯蒂安的故事。它的主人公是一个提琴手。对了,写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他的父亲幻想去漫游遥远的国度,于是当了一个雇佣兵,母亲是一个洗衣妇,非常爱儿子和丈夫,儿子也富于幻想。但她认为他们都是异想天开,净想些不切实际的事。儿子少年时代爱上了黑眼珠的瑙米,这个姑娘现在也到遥远的地方去了。

    安徒生真实地描写了家乡寺院街上发生的许多事情,当然,这不是简单记事,而是写小说,因此加进了许多浪漫主义的情节。而且让主人公以悲剧结局。主人公克里斯蒂安——这个具有稀有天才的穷孩子,不见容于那个社会,到处流浪,忍饥挨饿,受尽贵族冷落与歧视,不等他施展他的非凡的音乐才华,便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夭折了。这部小说的标题就是《孤独的流浪者》(又叫做《只不过是一个提琴手》)。

    安徒生后来谈到,《孤独的流浪者》是他诗人性格和艰苦环境之间进行的凄惨斗争所产生出来的精神花朵。他现在更多地了解了他自己和他生活的这个世界,可是他不再指望会出现任何对他的天赋的真正的承认。“死后也许会澄清——那就是我的信念。”这部小说实际上写的是奋斗与受苦这么一个主题。他呕心沥血精心创作这部小说,是他心中激起的对不义、愚蠢和国内批评界的冷酷无情的一种反抗。这部小说在1837年出版了,在丹麦国内很畅销,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但批评家们不说一句赞赏的话,只说他拥有这么多读者不过是一个幸运儿而已。有一位知名人士说安徒生受到了这样粗鲁的不公平的对待,为什么就没有谁站出来责难这件事。不过在国外就不一样了,那儿的批评界不受哥本哈根的人事关系的束缚,瑞典和德国批评界怀着深深的敬意赞扬了这部作品。

    春天来了,安徒生想起自己过去的一段失败的爱情经历,想起《亚格涅格》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的遭遇,她在龙宫里度过了多年,后来扔下丈夫龙王和六个幼女,回到了人间。她的几个女儿怎样了呢?安徒生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六个小人鱼由祖母教养,正在成长中,六个小人鱼都那么美丽,那六个当中,那个顶小的又要算最美丽的了。她的皮肤又光又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蓝色的,像晶莹的湖水。她把自己的花坛布置成圆形,很像一轮太阳似的。她最愉快的事情是听人讲人世间的故事,她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到15岁时,祖母给她带上一个百合花编的花环,每一个花瓣上有一颗珍珠,让她把头伸出海面去玩。她看见了好多好多的东西,而最使她高兴的是,海面上的一条船上有一个王子,他长着一对大大的黑眼珠,真是漂亮极了。突然起了大风浪,王子乘的那条船被打翻了,他掉到海里眼看就要淹死了。小人鱼游过去把他救起来。她深深地爱上了这位王子,为了爱情,她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后来,王子也无所顾虑地接受了她的爱情……

    安徒生反复思考着这个故事,扩展开来写,够写一部长篇小说,自己的许多体验都可以写进去。当然,写成一篇童话也挺好,短小精悍,很有韵味。他写信给伊艾达·吴尔芙,她很欣赏他的构思。他又去征求聪明绝顶的奥斯特的意见。奥斯特劝他写成童话,理由是:童话可以容纳那么多的新的、迷人的手法,无论表现忧愁,还是欢乐,或者幻想、希望,都不次于抒情诗。它可以像小说一样描绘森林、河流、海洋、天上、地下的种种画面和场景。表现现实的、幻想的各种人物的心态和变化,情节可以作灵活的安排,把写长篇小说的题材写成一篇童话,那韵味一定会是很浓的。

    安徒生同意了奥斯特的看法,他本人对写童话是很有兴趣的。他不再犹豫了,提起笔来,一气呵成,写成了一篇题为《海的女儿》的童话。之后不久,他又用他那生花之笔写了一篇讲述一位非常喜欢好看的衣服的皇帝的故事。这位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花掉,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有两个装成裁缝的骗子手,说他们能织出最美丽的布,做出最美丽的衣服。不过,那些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他们把衣服做好了,叫皇帝脱下自己的衣服,换他们给做的新衣服。

    “这衣服多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丽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愚蠢的皇帝受了骗,在大臣的簇拥下,光着身子在街上游行起来。有一个天真的孩子说出了真情:“可是皇帝什么衣服都没有穿呀!”这就是《皇帝的新装》。

    在《孤独的流浪者》(《提琴手》)出版后,安徒生出版了第三部童话集,这一集就是由《海的女儿》和《皇帝的新装》两篇杰出童话构成。安徒生给这本童话集写了个前言,题为《致成年读者》。他的童话不仅是给儿童看的,也是给成年人看的,在他向成年读者进言之后,在结尾部分说:“在一个小小的国度里,诗人永远是一个可怜的人,因此他特别需要追逐荣誉这只金翅雀。我们将看到,我的这些童话织成的网,是否能逮住这只金翅雀。”

    安徒生的几本童话集不仅销行越来越好,而且出乎意料地受到皇家剧院青睐,一位叫费斯杰尔的演员还挑选《皇帝的新装》在舞台上作了朗诵,观众听后都开怀大笑。楼座的观众会心地哈哈大笑,池座里的观众笑得前俯后仰,连皇家包厢里也传出了笑声。现在,全哥本哈根都知道了这个光着身子的皇帝的故事了。

    安徒生已经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了:《即兴诗人》《欧·多》《孤独的流浪者》。丹麦一位有影响的人物——诗人豪克写了一篇文章 ,对安徒生的三部长篇小说作了总的评价,他指出,安徒生从辛酸的经历中倾尽了他的亲身体验的痛苦而深刻的感情。他在这些作品中向世人讲的一切,无疑是值得倾听的,因为他书中讲的也许只不过是个人的最隐蔽的内心生活,同时,也是有才华与天才的人们的共同命运,至少在这些人处于贫困中时是如此,与我们面前摆着的人们的情况一样。他不仅表现了他自己的独立个性,同时也表现了他所深刻了解的许多人必须经历的重大斗争。安徒生不仅是才能和天才的捍卫者,同时也是每一颗遭到无情无义的对待的心的捍卫者。他特别指出安徒生最主要的东西是才能,或者至少是高尚的本性,这些将从狭窄的令人窒闷的环境中闯出一条路来。他最后这句话,用在安徒生童话创作中也是合适的。从第三本童话集可以看出,安徒生已经吹响了向童话王国大进军的号角,大大加强了在这条战线上作战的力度。

    1838年,安徒生到瑞典去旅行。瑞典的语言和丹麦语言十分接近,两国的人在一起,各自讲自己的语言时大都能听懂。瑞典最迷人的是特罗尔黑坦的景色,他在这里乘船游览时,很意外地结识了瑞典女作家布雷默小姐。

    他同船长和一些作家谈论着瑞典的作家们,提起自己打算同布雷默见面和谈话。

    “你见不到她,”船长说,“她现在正在挪威访问呢。”

    “我在旅途中运气总是好的,”安徒生开玩笑说,“我所希望的东西总能得到满足。”

    “不过这次可满足不了。”船长说。

    几个钟头以后,船长笑眯眯地来到安徒生跟前,手里拿着新上船的旅客名单。

    “你真走运,”船长走过来对安徒生说,“布雷默小姐就在船上,她跟我们同船去斯德哥尔摩。”

    安徒生以为他是在开玩笑。船长把名单给他看,他仍然不大相信。在新来的人中也不见一个女作家模样的人呀。在午夜时分,天快黑了(瑞典在北极圈附近,要过午夜天才全黑),他们正在维内尔湖上。安徒生走出船舱,打算到甲板上等着看日出的景色,这时有个女乘客也出了船舱,她包着围巾、披着斗篷。他想,她很可能就是布雷默小姐。他跟她搭话,讲起布雷默的几部作品,问这些作品是不是她写的。还把他的《即兴诗人》一书送给她。她拿着书立即进船舱了。过了几个小时,她容光焕发地走出来,非常亲切地握住安徒生的手说,她读了第一册的大部分,感到非常高兴。他们就这样认识了。她以后成了把安徒生作品译成瑞典文的著名译者。

    安徒生是一个多产的作家,现在他的作品在自己的祖国丹麦已经被列入畅销书之列,并且每部作品都获得较高的稿酬。究竟有多少呢?后来他访问英国时,一次谈话中,英国作家狄更斯问到他的《即兴诗人》的稿酬。

    “你得到多少?”狄更斯问。

    “19镑!”安徒生说。

    “19镑一页吗?”狄更斯细问道。

    “不,一整本书。”

    “我听错了吧,不会整本书只得19镑吧,你准是说每一页19镑吧?”

    “的的确确整本书得了1镑,每一页只半镑左右吧。”

    “要不是你亲自讲的,”狄更斯惊呼道,“我真不敢相信这话是真的。”

    狄更斯以英国的稿酬来衡量多产作家安徒生的稿酬,以为安徒生的生活是十分富裕的。可是安徒生虽然发表了那么多作品,但生活还处在贫困线上。他又没有别的职业,写作就是他的职业,因此,“为了活命,我总是不得不考虑第二天。”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

    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六世建立了一种非公职津贴制度:给有成就但又无任何公职的青年文学艺术家一笔小小的补助费,丹麦的一些重要诗人爱伦士雷革、英格曼、海伯格、温特尔等都先后获得了这种补助金。经过柯林斡旋,安徒生也获得了这种补助金——每年200元。

    现在,安徒生在生活上有了基本保证了。这时他可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创作实践了。他一生中新的篇章掀开了。

    安徒生对写童话更加钟情了。一些鲜明的形象涌现在脑海里,你看,从前有25个锡兵,他们肩上扛着毛瑟枪,制服一半是红的,一半是蓝的,25个锡兵一模一样,只有一个稍有点不同:他只有一条腿。但他仍然能够站在一条腿上,因此他是最引人注意的了。在放着他的那张桌子上,有一个纸做的宫殿,敞开的门口站着一位小姐,那是纸剪的一位舞蹈家。她的一只腿举得非常高,看起来也像锡兵一样只有一条腿。这个锡兵喜爱上了这位小姐。他的遭遇多么坎坷,多么有趣啊,最后他掉到火炉里,身子不见了,化成了一颗小小的锡心。

    安徒生把自己的构思变成了一篇迷人的童话,标题是《坚定的锡兵》,又把另两篇新写的童话放在一起编成新的童话第一集第一部。《坚定的锡兵》不仅是小朋友,也是成年人很喜欢读的一篇童话。不但丹麦人喜欢读它,外国人也很喜欢读它,德国大诗人海涅曾很有兴致地拿它来朗诵给妻子听。有一次安徒生在德国旅游,他去拜访海涅时,海涅接待他以后,高兴地对妻子说,“我给你介绍一下,他就是《坚定的锡兵》的作者。”《坚定的锡兵》等一些童话,也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由第一流的演员朗诵过,很受欢迎。

    安徒生写童话故事的劲头更大了,他又写了几篇童话,把它们编成新的一集童话的第二部,其中包括《鹳鸟》等三篇童话,这部童话集于1839年出版了。

    碰到好的题材,他也继续写其他体裁的作品。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读了一篇法文小故事《穷途潦倒的人》,深深为它所吸引。多好一个题材啊,可以改编成一个剧本,他利用这个题材,用当时流行的交替押韵诗的形式,写成了《黑白混血儿》。剧本写成后,他把它念给几个对戏剧内行的老朋友和一些演员听,他们都说剧本很精彩、很有趣,尤其是著名演员威廉·霍尔斯特,更是称道这部剧本。剧本送到剧院后,却遭到了保守势力的代表莫尔比奇的反对。但由于剧院经理国家枢密顾问艾德勒的支持和赞助,以及许多听过剧本朗读的人的赞扬,特别是奥斯特和爱伦士雷革的支持和赞赏,剧院还是决定演出这出戏。

    在剧本演出之前,有一个人跑来对安徒生说:

    “莫尔比奇指责你的话,是从一部小说里抄袭来的。”他又说,“不过,写喜剧要有戏剧效果。我想问一问在《黑白混血儿》里有这种效果没有?如果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