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福特时代

    第三章 福特时代 (第2/3页)

理不仅和他面谈而且还让他担任销售部的柜台工作。

    在歇斯特,他的工作是向车队采购代表说明新车分配的事,这个工作真不容易,他那时不但害羞而且笨拙,一拿起电话筒就很紧张,所以每次打电话前,他不得不预先练习要说的话,他很担心遭到对方的拒绝。

    有很多人认为推销员是天生的,无法用训练的方式培养出来。可艾克卡没有这种天才,他的大部分同事都比他活泼自然。头二年他的确很呆板,以后就逐步好转。一旦他了解情况后,他就试着去表达,不久大家就都能细心倾听他讲些什么了。

    学习推销的技巧是很需要时间和付出极大努力的,必须不断地练习,直到成为直觉反应为止,现在有许多年轻人不了解其中的艰辛,他们只看到别人的成功,却没有看到成功之前必须犯下多少次错误。人总要犯错误,那是无法避免的。所期望的只是犯错误付出的代价不要太大而且不要重复同样的错误。

    就像在大学念书时一样,艾克卡的运气很好。在战争时期不生产民用车辆,所以在战后1945年到1950年之间汽车需求大增,每一辆车都可照定价卖出去,有时还可更高些,同时经销商也欢迎顾客用旧车换新车,因为即使卖二手价也有很高的利润。

    虽然艾克卡的职位很低,但大家都希望得到新车,这使他的工作变得十分重要,如果他想用欺骗的手段,他可以大赚一笔,那时有不少人家暗示销售人将车子优先分配给他们的朋友,以换得礼物和金钱。

    汽车销售商都发财了,那时的标价根本不准,市场开价多少,顾客就付多少,艾克卡同样趁此机会大捞一笔,对他这个刚出校门才一年,心中充满理想和冲劲的年轻人来说,看到这种情况,真是震惊得很。

    后来,艾克卡终于放下电话筒,由办公室走到户外,成为卡车和车队的旅行业务代表,拜访经销商并给他们销售指导,他很喜欢这个工作,他终于得以进入现实的世界。他驾驶一辆全新的车到各处去,帮助那些想成为百万富翁的福特经销商。

    艾克卡在1949年成为宾州维克士贝雷城的经理,他必须和18位经销商亲密无间地合作,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这些经销商是美国汽车界的灵魂,尽管他们必须和总公司充分配合,但他们才真正是美国企业家的代表,也是资本主义体系的动力,当然他们也销售汽车并提供售后服务。因为艾克卡有机会和经销商合作,所以他了解他们的功劳。于是,当他成为管理者后,他尽量设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如果想在这行取得成功,就必须与所有的人合作,总公司和经销商一定要在同一战线,这是非常重要的。但不幸的是有许多汽车界的高级长官并没有这种观念,结果经销商因为不受尊重而产生不满情绪。艾克卡认为经销商是总公司的惟一顾客,所以就算不喜欢他们,也得虚心仔细听取。

    2. “行销高手”——贝克汉

    在歇斯特那几年艾克卡学到了不少汽车销售经验,其中大多是维克士贝雷城的业务经理凯斯多教给他的,他很懂得如何去训练和激励推销员。他有一个小花招,就是在每位顾客买新车30天后,他便打电话问他们:“你的朋友认为这东西怎么样?”这策略很简单,如果他问顾客自己喜欢不喜欢新车,客人一定会想挑出些毛病来,但如果问他的朋友喜欢不喜欢,他一定会说这车有多棒。就算他的朋友未必喜欢,他也不肯承认,他仍想证明自己能买到好东西,如果谈得愉快,你还可以问他朋友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也许他会产生买部新车的兴趣。任何人买了一样东西,不论房子、车子或者股票债券,在买回的前几周,一定只想好的方面,即使自己买错了也不会承认的。

    一方面多多跟凯斯多学习,一方面艾克卡也常教经销商一些推销技巧,他告诉他们必须能提出问题,抓住顾客心理,才有机会达成交易。

    如果顾客指定要买红色敞篷车,当然无话可说,但大多数顾客不是这样。

    他认为买辆车和买双鞋很相像,卖鞋时只要量量顾客的脚的尺寸,然后问他们喜欢什么式样,是一般便鞋还是华丽的?卖车也是一样,先要了解顾客买车的目的,他家中还有谁要用这部车,还有他预算如何,这样才能为他设计出最佳的付款方式。

    凯斯多很重视推销的最后关键,那就是请客户签约。有许多推销员开始都表现很好,但最后因为怕被拒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