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踏上险些沉没的破船

    第十四章 踏上险些沉没的破船 (第2/3页)

的实业家审核?你们是否得到任何资料?”

    在阶层上,克莱斯勒的问题不仅限于高层管理部门。整个公司,人们既害怕又沮丧,没有人去把事情做好。艾克卡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情况。副总裁全部都是不能胜任的,汤森那群人把在某一处表现良好的人,随便调动到别的地方,他们以为一个有才能的人可以攀登任何一座山,经过几年东迁西调以后,每个克莱斯勒的人做着一些他从来没有受过训练的事。

    一个负责南美洲零件和服务的人,曾被调来做主计人员,而他却痛恨这个工作。当艾克卡必须让他走路时,他认为这是真正的解脱。一个过去负责欧洲部门的人,被调回来当采购部门的副总裁,而他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做过采购工作,那景况真是够悲惨的了。如果这些人留在他们原来的工作部门,他们可能会有很好的成就。

    他们全知道艾克卡是来清理公司的,每个人都害怕自己将是目标,他们不能确定自己的命运,生活在恐惧中,这不是没有理由的。在3 年里,艾克卡开除了35位副总裁中的33位,差不多平均一个月开除一个。

    根据不同情况,他尽力留用一些主管人员,但没有用,他们就是改不了。

    一个人一旦过了21岁,就很难真正改变他的作风和习惯,他的自我形象已根深蒂固,长大以后,没有人会谦虚地表示要再学习,正如这些人已经习惯于克莱斯勒方式,只顾表现自己,永远不会改变。有时一个问题也会导致其他一些问题。一个妒贤忌能的经理所带的人群中,决不会允许有表现超过他的手下,结果,一群无能之辈一起把公司的弱点隐藏了起来。

    2. 问题的症结所在

    所有克莱斯勒的问题都归结到同一件事:没有人知道是谁领头。没有一个整体,只是一群独立球员的集合,其中许多人连自己的位置都不熟悉。

    在理论上去说明和了解事情的意义是一回事,眼睁睁地去看着事情发生在自己面前则又是一回事,看着经营数十亿元的世界最大公司中的一个栽了下来却无人能阻止,是件令人害怕的事。这对艾克卡无疑是个极大的冲击,而每天却有更多的坏消息接踵而至。

    艾克卡惟一能想到的类似情况是亨利和福特二世1933年所遇到的。

    当时年轻的亨利刚从海军退役下来,加入了他祖父的公司,那时快破产了。福特汽车曾因老头经营不善而发生灾难,他对健全的经营实务一无所知。在那些日子里,公司由摆空架子的创办人例行地经营着,而不是规划和管理人员负责。

    克莱斯勒甚至更糟,它不能归咎到它的创办人,他是前一世纪生长的。它的惨败发生在战后科学管理之后的30年,一个1978年的大公司,却仍然像一家杂货店那样经营,这简直教人不能置信。这些问题不是在一夜之间产生的,在底特律的汽车界,克莱斯勒的名声已沉寂多年,这地方已变成最后的收容所,如果有人在别处呆不下,他可以到克莱斯勒来。克莱斯勒的主管们以打高尔夫球的能力出名,并非是个汽车专家。

    毫无疑问,高地园的士气非常低落。不难想像,士气低落的地方什么都会变得松懈,所以机密开始泄露出去,当人们担心将会破产和失业时,更会去找钻漏洞的机会。

    汽车业的工业间谍经常是报纸津津乐道的,有时甚至表现得过分热心,福特也曾经碰到过间谍的问题。70年代早期,就出现过克莱斯勒的人从福特这边买去机密文件的事情。而想去防止这种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艾克卡曾试过两次,但都毫无效果。他知道有一家公司一直设法去取得别人新车的早期照片,但一般说来,这种照片对竞争对手没有太大的用处。譬如早在野马车推出销售的两年前,通用汽车就有了野马车的照片,然而他们知道的并不多。他们不会想去照抄,直到它在市场上造成震撼后,他们才会想到若照着做该有多好。

    在克莱斯勒,士气低落和安全漏洞显示在负债表上,这是当别的汽车公司最风光的时候,克莱斯勒却经营不好的原因。通用和福特发表了他们1978年的销售量和利润,通用接近5400万辆,福特是2600万辆,而克莱斯勒像往常一样位居第三,不到1200万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在一年之内从12.2%降到11.1%,这表示着严重的衰退。在卡车市场的占有率也同样严重地下降,从12.9%落到11.8%。

    更糟的是,在过去两年中,克莱斯勒的员工忠诚度已下跌了7 %,当艾克卡到达时,他们的员工忠诚度已跌到 36 %,比较起来,福特是 53 %,通用公司则相当稳定地维持在 70 %左右。

    要人们考虑买他们的车很成问题,研究告诉他们,几乎近2/3 他们曾吸引的顾客现在不喜欢他们了,他们不愿意再买克莱斯勒的产品。另一个使他们困扰的问题是他们的销售形象。克莱斯勒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老家伙用的车,购买道奇和普里毛斯车的顾客,平均年龄要比买伯克奥斯摩比甚至林肯车的顾客更高,克莱斯勒的顾客大多是蓝领阶级,他们年龄较大,教育程度较低,而且大部分集中在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工业州。

    这显示出克莱斯勒的产品被视为古板而沉闷。因此,他们必须立刻着手改革自己的车子,如果停滞不前,便会很快被淘汰。

    3. 车型太差

    值得庆幸的是,艾克卡不需从一无所有开始做起。克莱斯勒有革新的传统,一个他极力想维持的传统。几年前,很多年轻人都要一部克莱斯勒,因为它是热门产品,克莱斯勒的突击者和达斯特在大街上跑得比任何人快,竞赛车像高速的道奇、戴唐纳、克莱斯勒300 系列卫星和梭鱼,成群地出现在从缅因州到加州各地的休息站和汉堡包店。克莱斯勒也发展了最早的街道跑车,配备426 立方英寸的“汉弥”引擎,这是1960年后期的典型,车大、速快和几乎像火车头那么有力,每天傍晚,这些强劲的车子在底特律的向林大道追上追下,这里经常是专业的工程师和汽车主管在回郊区时通过的地方。

    然而克莱斯勒在阳光带的州销售量很低,而这儿有年轻和较富裕的顾客。尽管汽车业起源于密西根,但它却成长于加州,加州建立了最早的高速公路系统,这是进入年轻人市场的重点。强劲有力的车,奇怪的轮胎盖盘和其他种种不同的车,从密西根的工厂源源不断地开出来。

    加州也带给他们一些不乐意见到的事,一个是进口的风气浓,二是标准过分繁杂。加州几乎变成了另一个国家,它是一面可以看到未来的镜子。无论如何,他们总得好好地看着这面镜子。他们必须在加州成功。

    但在它们能做到前,必须先改进产品。克莱斯勒的产品不仅在造型方面评价很差,品质方面也存在严重问题。最坏的例子是白杨和法拉利。它们是甚获好评的达特和维利特的后继系列,达特和维利特一直在跑,而且它们不该被放弃的,竟然被那些才出厂一两年就经常出毛病的车取代了。白杨和法拉利在1975年推出,当这些车推出时,他们还是在发展阶段。回顾过去20年,艾克卡想不出比白杨和法拉利更使顾客失望的车。

    买这两种车的顾客都有受骗的感觉。加油时,引擎会熄火,刹车会失灵,引擎盖会打开。顾客们抱怨不已,大约有350 万辆车被送回经销商处免费修理。而免费只是对顾客而言,克莱斯勒仍必须负担这笔费用。不久以后车子就开始生锈了,1980年法拉利的挡泥板防锈计划花了他们1 亿900 万元,而他们实在无法支付,但他们有义务帮助顾客修理。即使如此,当这些车再次销售时价格垂直下落,这严重地损害了克莱斯勒的形象。

    福特曾经也有过同样的问题,1975年,他们推出一部漂亮的车即费尔蓝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